2013年12月29日星期日

教师的待遇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5034&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至今仍有人说教师半天工,甚至有人夸张地说教师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因为他们想不出有什么工作是兼备薪水稳定、假期多和福利好的。 

政府教师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管道升职加薪。虽然国内的政治因素容或影响教师的升迁,但就算被告知能力不足而被婉拒加入部门也别灰心,因为只要是金子,迟早都会发光的。因此,华社普遍上认为,华裔能够成为教师,当上公务员,就有了铁饭碗。 

日前独中教师薪资问题被提起,人们可以联想到临教的待遇。独中教师和华校临教,同样都受到了政府的忽略。对于独中老师而言,目前报读独中的新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董总建议各独中征收比往年高的学费,以便为老师们加薪,是可行的。 

以经济原理来说,当求多于供时,卖方就有了讨价还价的能力,买方因为资源有限只好提高价钱来获取产品或服务。当越来越多独中新生,独中的学额有限,假若校方要提高学费,家长们也乐意缴付,毕竟这是他们所要的教育。那么,独中教师加薪就有希望了。 

在不公平的机制下,临教往往是被遗忘的一群。政府迟迟不肯吸纳有经验的临教成为教师,甚至在临教完成了教育部所指定的课程 后,不被派遣当政府学校的老师,年复一年不断重演的闹剧,教育部官员有必要在师资调派上做出实用性的改革,而不是拿着教育大蓝图纸上谈兵对人民谈教育转型。 

虽然日前教育部某高官说出教育系毕业生该自己找工作惹民怨,可是众所周知,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改变。我们常说铁饭碗,哪会打破?可是,近年来某些欧洲国家有教师走上街头抗议薪资被减少,是因为政府的财务入不敷出。今年,我国的国债已经占了国内总生产值的53%,还有2%就到了55%国债的上限,难道我们可以断言,公务员能够高枕无忧,政府绝对不会减少公务员的薪水? 

当然,目前执政党为了稳住选票,不断地提高公务员的待遇,身为公务员的一分子,教师当然高兴政府不停地加薪又给花红。但,我国拥有臃肿的公务员团队,假设我国政府会出现像那些欧洲国家抑或美国政府停摆的危机时,有谁敢说公务员依旧是铁饭碗呢?

学校没教的思考术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5022&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是以考试制度来评估学生。由于被批评以填鸭式的教育法来教导学生,教育部才会以校本评估这个制度来取代教育制度。校本评估美其言是要取代考试制度,让学生在无考试压力下学习。在实施了校本评估后,反而遭致老师和家长的大力反对。 

有些学校会认同校本评估,是因为这些学校是比较适合采取该制度的。然而,大部分学校并不适合采用校本评估。因此,到头来,校本评估乃是换汤不换药的政策,在今年初中评估考试结束后,明年将会以另一种以考试为主的评估来取代初中评估考试,即是初中校本评估考试。 

其实,无论换什么名称来执行教育政策,教育部所采取的行动,都仅以为了在国际评估中获得比较好的排名。日前的某国际教育评估报告就揭示了教育部所做的政策皆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教育部在改善我国教育制度时,恰恰忽略了极其重要的课程纲要。 

学校老师只是教导学生如何考取好成绩。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讥讽老师是教书匠,学生是应考机器。作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能够扮演的角色,是比教书匠还要好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考取好分数的时候,千万不要仅专注于应考技巧,反而该传授思考术给学生。 

这种思考术就是近年来教育界极为重视的独立思考术。我们是万物之灵,岂能不动用脑筋呢?哪能鼓励学生死记硬背,就上阵考场呢?独立思考,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会的东西。可惜,学校老师却没有教导如何去做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就是知识和了解。在知识的阶段,就是学生们尽可能像海绵般去吸收进可能多的知识。接下来,在了解的阶段,就去消化这些知识,尝试去明白内容,以便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第二,就是运用和分析。我国的教科书虽然有注重这个能力的栽培,可是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这就 是为何我国的教育水平大不如前。当学生要去运用知识和基本概念时,就要把知识分门别类,也要把概念做个较全面的比较,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学以致 用,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第三,就是合成和评估。获取知识后,去明白内容,学习运用之,并分析之。这还不够。学生得把所学合成,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然后对所学做出评估。只有综合性的知识,才能做出客观的判断。 

好好地运用独立思考术,学习将事半功倍!

心灵辅助教育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4962&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每当成绩放榜后,我们都惯性地去关注谁的孩子取得了好成绩,谁的孩子上了好的大学。这是因为老师们,为了达到教育部所设定的关键绩效指标,仍奉升学主义为杰出教师的标准。只要有越多学生考获佳绩,老师的执教能力就会被肯定。 

在2011年的调查中发现,华裔的自杀率最高,有48%,印裔及巫裔分别是21%。近年来,华裔的自杀新闻也不时出现在报道。在大部分人都在追求高分数、考名校的迷思时,我们得思忖,我们的教育制度,到底缺乏了什么。因为学习成绩是自杀原因之一,所以老师当然有责任去研究如何减低自杀率。 

老师,是解惑者,不是教书匠。假若有教师提出,只要孩子已经在学习上尽力了,考不到好成绩,校方也该给安慰奖以示鼓励学习态度时,相信会被同事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的。尤其是华小的课业繁重,校方哪有时间去关注成绩差但有学习态度的学生? 

俗话说有教无类。教师绝对不能以成绩来判定学生将来的成就。成绩差的学生,虽然有些是品行恶劣的,但也不 乏有进取心的。这一群学生,往往是被遗忘的少数群体。在文书工作越来越繁多的时代,老师们为了赶快把教学纲要完成,有些深奥难懂的内容,都以蜻蜓点水式教 导。学习慢的学生,哪能跟得上进度? 

最近台湾新北市21岁女子林芷涵苦寻不到工作,加上和男友分手一時想不开,到新店碧潭吊桥跳桥身亡。这新闻的背后,被解读成“政策杀人”。为何?因为台湾低学历者求职,在当今时代是注定是会屡屡碰壁。这衍生了一个思考,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只教导学生努力读书以便将来有好工作?我们的教育为何没教导孩子失败了别自杀? 

既然是政策有误,我国的教育部是否能以台湾的事件作为参考呢?教育大蓝图只强调如何提高学生的智商,却忘了注重学生的情商。教育大蓝图虽然有许多宏图大计,但教育部似乎忘了辅导老师的重要性。 

每当学生面对困难或挫折,老师是学生的倾诉对象。奈何教育部把大部分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加诸于老师身上后,教师哪有时间去关怀失意的学生? 

虽然落实了教育大蓝图的计划是有可能让我国晋身教育大国,可是倘若教育部只求快马加鞭地提升学生的各种关键绩效指标,少了心灵辅助的教育机制,教育大蓝图仅是一本没灵魂的计划书。

杂货店和教育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4923&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当今大部分人都喜欢逛购物广场,因为货品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除此之外,大型的商场有宽阔的场地,是喜欢逛街的人好去处之一。相反地,杂货店的空间狭小,我们大多数买了东西就离开,不会在该处逛。 

然而,杂货店至今仍然能够在各地持续经营,自然有其不可取代之处。杂货店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凡是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能在杂货店买得到。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想要经营大企业,最好能够从低做起,开杂货店就是最脚踏实地的做法。 

英国沃克盖特小学校长贝利说,由于有人抱怨高中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是因为他们匮乏进入社会工作的技能,才萌生了鼓励小学生开杂货舖售卖自制商品。 

假若我国的小学生能够像英国的孩子那样,勇敢地当起小老板,我国未来可能会拥有更多的企业家吧!就以华小来说。多年来,华小由于缺乏政府的拨款,常靠董事部成员的资金援助,才能持续办教育。虽然华社有办义演来为华小筹款,但华小就是缺少了培育未来企业家的机制。 

大学生近年来毕业即失业,因此有些大学生就延迟毕业,以为报读研究生课程就表示自己在学历上比学士毕业生高,毕业后会有更高的就业筹码。可是,研究生课程比较适合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就读。倘若想要谋职,学士学位就已经足够。至于创业,需要有大学文凭吗? 

这就显得从小学伊始,为人师表者,就得尽可能地去启迪每一个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制造更多生动的学习活动,让小学生们尽早意识到,上学读书,并不是仅仅为了找工作,而是发现求学后,每个人都有更高的理想,即创业。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得创业。教育也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栽培每一个学生。办杂货店式的教育,是在小学阶段,让某些有志于在商界大展拳脚的孩子有经商基础,好让这些学生在进入中学阶段后,在高中选修商科后,能够有更全面的经商知识。 

在瞬息万变的商场,商场如战场,时机是决定性的元素。正当英国老师为了更好地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而鼓励孩子办杂货店生意,我国老师是不是也得尽快地设计类似的学习活动,以栽培更多的企业家呢?

当教师的初衷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4670&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近年来校本评估让老师们忙得焦头烂额,加上今年的电子表现系统,由于障碍多得令老师们喘不过气,教专要求教育部废除上述两项措施。 

看到近年来的新闻,大部分都是倾诉教师的苦。当老师当得那么苦,就算教育大蓝图写得多么振振有词,多么宏伟远大,试问有多少个老师还敢期盼该蓝图可以为老师带来多少便利? 

当初立志要进入杏坛,抱着一颗为国为教育奉献的心,并以莘莘学子的福利为己任。幸运的是,我被校长分派教导自己属意的科目。我战战兢兢地备课,并以敬业乐业的态度去完成教学工作。 

然而,当了老师不久,接踵而来的文书工作,就排山倒海地来到了我的办公桌。除了要应付完成课程的进度,还要处理这些不属于教师的琐碎文书工作,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名高级书记。为了要执行教育部的各种新措施,课外活动、会议和课程一个接一个地 来临,感觉教书的时间愈来愈少。 

在这种形势下,不止我觉得越来越累,连身边同事都感觉疲惫不堪。其实,有些老师愿意在半夜三更起床上网填写资料,这是令人觉得无奈的。毕竟,为了完成教育部所下达的任务,很多时候,我也得熬夜去完成它们。 

可是,就算再苦再累,既然已经选择了当老师,就得记住当教师的初衷。今年某位高官已经说明,得不到派遣的准教师必须自己另谋高职。对于已经在公务员体系内的一员,除了对他们感觉可惜之外,也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太多的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为人师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们身负教育孩子的重任。虽然教育制度倾向于升学主义,让老师们沦为教书匠,但在完成了课程纲要后,老师们其实能够在上课时段挤出一点时间,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事迹。 

现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低头一族。这一代的学生在科技的影响下,忽略了与人互动的重要性。老师们得在各种压力下,恢复教师们原本该做的事,就是教育。老师们得可以在上课时间结束前,通过故事的分享,来教育孩子们,切莫一直当低头一族。 

虽然目前仍有人认为当老师很好,半日工、工作少、福利多、假期多等等,但当今的老师所承受的压力,并不是外界人所能想象的。然而,稳定的薪资并不会给老师带来快乐。根据劳工法令,薪金是每个人在完成工作后应得的酬劳。因此,外界不能片面地以薪水来阐释教师的工作性质。 

身为一名老师,最令人高兴的不是学生考取高分数,抑或在比赛中获胜。学生在回忆起上课的时光,感觉快乐,并可以从老师的教学理念中获得启发,才能让学生获益。当然,最感动的是,当学生会对老师真心的付出,说出诚恳的一句谢谢,老师已经心满意足,倍感欣慰。

公务员是铁饭碗?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4016&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之前为了展示招揽华裔公务员的诚意,公共服务委员会委派华裔官员走入国民型华文中学校园,用华语来讲解当公务员职务与好处。 

目前华总仍然充当公共服务委员会的中间人,积极招揽华裔加入公务员的大家庭。虽然华裔公务员的人数逐年上升,但仅停留在起薪和福利比私人界高的阶段。 

据报道,拥有大马教育文凭资格的公务员约有1400令吉起薪,专业文凭资格者有2100令吉,大学资格是2800令吉,硕士资格是3100令吉,博士资格3300令吉。这是一般公务员在加了津贴后的平均收入。 

随着物价一年比一年高,薪水的涨幅却赶不上物价。众所周知,公务员是薪金稳定的工作,可是不能大富大贵。假若知足常乐者,加入公务员行列,是不错的选择。对于那些想要在人生干一番大事业的人们,成为公仆,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这就解释了,为何华裔对高级公职较有兴趣。高级公职,顾名思义,就是高薪水的政府工作,这揭示了华裔想要稳定又多收入的工作。假若可以一面试后,就成功被录取当高级公务员,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铁饭碗是公务员的俗称。可是,随着时局的演变,假设政府下定决心要执行“退出政策”,我国极有可能不会再有铁饭碗了。 

近年来,因为大选的因素,政府不断地为公务员加薪。这造成公务员是相当诱人的职业。短期而言,公务员肯定是不错的职业。长期而言,就得看各人的目标,看公务员的工作适不适合自己。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去申请吧!尤其目前华小严重缺乏老师,申请当华文教师,能为华教贡献之外,还能养家糊口,算是一举两得啊!

2013年7月2日星期二

教师调派要依需求

作者:吴嘉豪 

每年,同样的问题,无论是什么源流的学校,都有老师被安排到不恰当的学校。当老师没有权利去选择自身想要去的学校时,教育部的解释是,部门必须根据学校的空缺来派遣老师。 

这种理由无法令人信服,是因为很多年了,教育部安置的老师与学校的需求并不符合。举例,当一所学校需要更多的美术老师,教育部却委派音乐老师到该校,理由是这个时候比较多音乐系毕业的老师,而且都属于艺术性质的科目,教育部相信准教师可以胜任。 

有些更离谱的是,会计系毕业的准教师,会被派到学校教英文,因为学校缺乏英文老师,而教育部却不知情。以上种种例子,比比皆是。为何那么多年了,经过了“以民为本、绩效为先”的时期,情况仍然不曾改善? 

近日有消息指42名准中学教师将会被调回中学执教。这一而再,再而三显示,教育部漠视人民的需求。教育部不能因为内部有小拿破仑,就让老师们学非所用。教育部务必先收集学校有哪个科目匮乏老师的资料,做了全面的报告后,就与国立大学及师范大专研究该录取多少个老师。 

这 是非常简单的流程机制,为何教育部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提出来解决师资调派不协调的问题?一名地理系毕业的老师,却被安排教导生活技能科,试问该老师如何能把 学生教得好?老师没有该科目的深层知识,学生当然不会受惠。难道教育部又要呼吁教师们该与时俱进,不要怨天尤人吗?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部的管理,不是老师 们的错啊! 

近年来,独中新生报读爆满的情况显示,华裔家长已经逐年唾弃国民型中学。其他族群的家长也随华裔家长改变,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就读。这些现象虽然不足以让政府学校断了生源,但那些家长们已经认为政府的学校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教育部誓言将会把我国缔造成世界一流的教育中心。可是,在教育部管辖下的政府学校,为何会引起人民的不满?这是因为教育部没有妥善处理师资的问题。 

员工从是一所公司的资产演变到现今是一所公司的投资,这意味着员工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既然当今的教师是生活在科技时代,是很大可能为教育部创造更好的成绩,为何教育部不懂得善待员工呢? 

教育部仅需依据人民真正的需求调派教师,大部分的师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3510&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提升英语乃事在人为

作者:吴嘉豪 

最近消息指我国仅有三十巴仙的英语老师是属于卓越英语精通能力的。这个数据证明了我国的英文水平日益低落,是因为老师的能力不达国际水平。 

很多人都很怀念在廿世纪求学的日子,尤其是七十年代之前,因为当时的英语教师,虽然没有大学资格,但英文的水平却比现在拥有大学资格的老师好上许多。

当时,因为我国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独立后,教育制度仍奉行英语教学。刚好当时也有许多优秀的英文老师,因此我国的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掌握好基本的英文。 

时光荏苒,我国的英语水平一代不如一代,难道是因为我国的英语师资出了大问题吗?其实,我国的英语老师,大部分都是在本国受训的。这么一来,是不是本地的英语讲师的素质逐年滑落,才导致师训毕业的准老师掌握不好英语? 

归根究底,这是人为的因素。熟悉我国最近几年教育政策发展的民众都知道,我国废除了英语教数理政策后,城市家长除了失望,还走上街头抗议。如今,教育部依然延续强化国语、巩固英语的政策,可是当政治人物政治化教育后,英语的政策因为选票的缘故而举棋不定。 

简言之,这是政策的问题,不是因为老师的英语水平低才导致英语教数理的政策必须被废除。当然,现在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教育部此时此刻,亟需设立一个提升英语的委员会,商讨如何改善我国英语老师的水平。 

首先,要得到好的英语老师,在录取英语师训学员时,必须要求该学员英文在大马教育文凭中考获甲等。在大马英语测试中,该学员务必考获至少第四级,才能被考虑录取。这是在录取准英语教师前,教育部必须注重的地方。 

其次,只委派英语受训的教师指导英语。现今,我国许多学校有很多教导英文的老师,都没有受过正式的英文教学训练。这群老师在教导英语时,理所当然会倍感吃力。教育部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尤其是在东马的学府,在匮乏英语老师的情况下,都要求非英文系的老师教导英文。 

第三,重新执行英语教数理政策。这项政策是正确的,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学生必须以英文来掌握好数理科。加上教育部要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国际接轨,至少在某些科目,是使用英语教学。 

祝愿马来西亚的英语,有朝一日,重返当年的卓越水平。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3338&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为了梦想而奋斗

作者:吴嘉豪 

随着年龄逐年增加,有多少人,还清楚记得自己当年的梦想?在社会上找生活,不断地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工作,甚至一日比一日忙碌,哪里还有时间去静下来思考自己的理想? 

有些人因为不停地面对挫折,而不愿意再尝试。放弃,并不是我们最佳的选择。为了内心深处最在乎的梦想而坚定不移地持之以恒,才是活出精彩人生的关键。

在1990年,她本以为胜利已经在手里,哪知选举结果被军政府作废。在被软禁了多年后,在2010年终于获释。她就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苏姬。 
近日她宣布将会竞选缅甸下届总统。这不但是她个人的心愿,也是该国支持民主的百姓所盼望已久的愿望。 

大部分人都晓得,昂山苏姬历经了无数的挫折,她熬过了那么多个没有明天的夜晚,她始终相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她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在迈向自己的里程碑之际,我们常常被怠惰所拖累。延迟是时间的贼。一直拖延下去,我们的梦想就会无疾而终。梦想被埋没了,忙碌了那么久,到头来,是白忙一场,那又何苦呢? 

当我们被问到,未来的计划是如何时,会不会回答不出来?倘若会的话,就表示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瓶颈。当向左走,或向右走都不是选择的时候,是不是表示自己无路可走了?不是的,当在地面无路可走时,就表示命运向我们发出了挑战,是否愿意展翅高飞了。 

剩下不到7年的时间,我国2020宏愿到底能否实现,是值得让人深思的。就拿我国公务员制度来浅谈。目前一名公务员要获得提升职位,除了依据表现,还得以年资为依归。在这种制度下,尤其是华裔公务员,想要在政府机构里更上一层楼,往往得在进入公务员行列后,等上超过十年才有机会。 

当政府高谈转型的时刻,公务员制度依然以年资来作为比例较重的擢升标准,造成很多公务员抱着反正薪水有增加、职位没提升无所谓的心态。加上一些不透明的提拔机制,政府要如何提高公务员服务的积极性,成了高官们该进行改革的当务之急。 

在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半复苏的状态下,报考公务员,容或是不错的选择。然而,人在年轻时,最好出去闯一闯。无论成败,都曾付出过泪水和汗水。当回首往事,我们不会有半分的悔意,因为我们曾为了梦想而奋斗。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3305&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人人要有“博士”精神

作者:吴嘉豪 

在二十世纪,大部分人念完高中,就可以找到一官半职。如今,在满街都是大学生的情况下,廿一世纪俨然成为高学历的时代。 

虽然说学历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可是当一个人下定决心去攻读一个学位时,他的学习意愿是有的。在终身学习的年代,你我不得不尽可能充实自己,以便不被时代所淘汰。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大可不必为了一纸文凭而刻意去学习。真正的学习,其实是自愿性的。当报读一个学位,其实一名学生是在自动自发性,加上有导师监督的情形下,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业。毕业证书,只不过是求学的证明书,无法全面地显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 

近日传出金庸考获北大博士学位,让人对这名89岁高龄的武侠小说家敬佩不已。虽然他被认为不用回到学校上课,但他却愿意虚心求教,这是他不平凡的地方。 

相信许多人都阅读过他的小说。字里行间,充满了侠义心肠。他的文字功力当然不在话下。他获得博士学位的消息,不但让他的小说迷替他高兴,而且也树立了一个特别优秀的榜样,供年轻一代学习。 

在政府致力提供免费的学士学位课程予非大学资格的教师们后,我国整体的师资素质将会被提升。许多大学资格的教师,在大学文凭不断贬值下,纷纷报读硕士以及博士学位。这是顺应时代的需求才报读研究生课程。 

在这种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博士学位未来会是许多人在进入职场后,会考虑的事项。由于现今愈来愈多的高等学府提供兼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方案,人们可以在不放弃工作的情况下,修读博士学位。 

可是,仅仅为了工作的需求才去求学,是不健康的。虽然现实是如此地残酷,有些公司会以文凭来提拔有经验的职员,但在求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我们追求的是知识,并不是一纸文凭。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高等教育平民化后,不止是十年,甚至是廿年,才可以有资格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那些 特别杰出的人士,当然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就能出人头地。可是,大部分人,都是遵循升学后就业的轨道。要在职场的阶梯中不断地往上攀爬,除了高调做事、低 调做人之外,自我提升乃成功的不二法门。 

不是人人都得拥有博士学位。可是,人人都要有博士精神,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被时代唾弃。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3253&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准教师需要师德教育

作者:吴嘉豪 

近日中国在短短的20天内,9宗教師性侵案曝光。这不啻是对杏坛的莫大讽刺,也证明师德已经荡然无存。 

师德近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让人们感觉到学生的安危已经敲响了警钟。师德最近突然变成是成为一名老师必须拥有的条件。 

正当国际社会谴责犯罪的教育工作者之际,值得探讨的一点是,到底师德教育是否该纳入师范课程里。 

当今社会日趋商业化,连教育机构也与金钱挂钩,唤起人们对于道德的追求。要栽培品学兼优的学生,一名教师本身就得拥有高尚的人格特质。道德教育在我国实施了那么多年,其成效令人质疑,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在道德教育里考试得分高的学生在生活中是没有道德的。 

既然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如此地微弱,何不尝试在师范课程里先教导老师如何当一位有道德的教育工作者?理论上,只有老师们受到了道德课程的洗礼后,才会对学生有更多的人文关怀。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连老师都没有道德,试问学生哪肯受教? 

在实施师德课程前,教育部要先拟定该课程的实用性,否则将会与道德教育无异,沦为一科考试科目而已。要如何达到实用性高的效果呢?教育部就得寻找德高望重的讲师来当该课程的导师。 

其实,师德课程的精髓,不过是以德服人。无论一个人多聪明,只要他的道德不符合人类文明的价值观,他不算是有品德的人。只有以德行来让别人心服口服,才能算拥有很高的道德价值观。 

毋庸置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本身利益与别人利益互相冲突时,往往很多人都会牺牲后者的利益,来保护自己。为人师表者,难道就不能伟大一点,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吗?知乎此,师德课程务必教导如何当一名伟大的人。 

当伟大的人,不一定得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只要一名老师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及多一点用心,平凡的老师,也可以变成不平凡的教师。师德课程里要灌输的价值观,就是要求每一名老师少一点升学主义、少一点拜金主义和少一点自私。一名老师至少要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弟子规,教育部就得为准教师们准备师德课程,以便让教师们知道,师德是老师一生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3162&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教师的榜样

作者:吴嘉豪 

在谷歌搜寻阿当阿里,一定会找到他就读的大学。既然他是师范大学的学生,理应有教师的风范。姑且不论他与政府抗争的事宜,就从他的行为中,让我们解剖现今的教师,缺乏了什么重要的元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老师而言,很多人都会惯性地认为,老师是道德标准的示范。老师的一言一举,尽听在学生耳里、看在学生眼里。设若老师的言行举止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规范,除了让自己的形象大损,也给了学生不良示范。因此,老师们该常提醒自己,要尽量做到最好,以给人良好的印象。 

不可否认,教师目前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生有求必应。然而,诲人不倦是老师要做到的事。无论多忙碌,当一名学生愿意向老师请教,就表示尊敬了,老师哪能说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呢?明乎此,老师们要拥有的特质之一,是耐心。 

从前人人都说老师是神圣的职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含有教育意义。可惜,好景不常在,如今老师被某些人标签为教书匠,就足以证明老师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道德示范价值。然而,世上每一个去过学校的人,都曾经当过学生,老师的地位,不会因为当今社会的看法而降低。就看一名老师如何去做个好老师。 

与许多老师交谈,不难发现,他们会说对教书生涯已经麻木了。为何会麻木?当初不是兴致勃勃说要进入杏坛执教鞭,用自己的知识去教育学生吗?知乎此,老师们要有一颗爱心。爱心,绝对是判断一名老师到底是不是优良的教育工作者。没有爱心,还谈什么教育? 

众所周知,教师的压力,是与日俱增的。除了面对学生、同事和上司的压力,家庭以及其它外在因素,都能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表现。为人师表,不能动不动就抱怨、发脾气,否则,人人敬而远之。知乎此,老师的抗压性要高。 

每个人对老师的标准都不尽相同。然而,老师至少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学生,才算是真正的老师。就算不能桃李满天下,也要做到任劳任怨。付出了未必有回报,但,每一个老师都得淡泊名利,不求回报。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走极端路线与老师的形象不符。脚踏实地,默默耕耘,更能赢得莘莘学子的尊重。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3089&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我国的全民教育呢?

作者:吴嘉豪 

大选已经尘埃落定,新一任期的教育部长预计将会推出新的教育政策。正当我国迈向2020年先进国宏愿之际,政府有必要配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全民教育。 

我国的教育不该一直在种族的框框内争论不休。要把我国缔造成区域的教育枢纽,教育部非常迫切需要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设下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 

首先,扩展和提高儿童早期看护和教育程度,特别是对于弱势儿童群体。教育部虽然已经着手提升学前教育的素质,然而,都是以升学主义来当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向家长传达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点。学前教育更该注重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学习习惯,以启发他们先天性的自然学习力,而不是机械式地逼迫孩子们学习。

其次,保证在2015年之前为所有儿童,特别是女童、处于恶劣生存环境中的儿童、少数民族儿童提供完全的、免费的高质量义务教育。我国目前在性别平等教育上已算是相当成功的。可是,随着贫富悬殊的距离日益扩大,贫困的儿童所得到的教育,往往不如富家子弟。种族政治让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常年来被忽略,只有彻底贯彻一个马来西亚精神,才能让我国的教育百花齐放。 

第三,建立合适的学习、生存技能项目,以通过公平的途径保证年轻人和成年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学会与人竞争,而是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从职场返回校园,难免多多少少会带有功利主义。我国的高等教育除了需要配合就业市场的步伐,也要有人文关怀的元素。 

第四,将成人识字率,特别是妇女,在2015年提高50%。并且为成年人的继续教育提供保障。我国的成人识字率早已在五成以上。我国国民不愁没有继续教育的机会。有一点值得政府强调的是,终身学习除了为了能够协助国家产生经济效益,终身学习也能使一个人完善自我,进而提高个人的修养程度。 

第五,在2005年底消除小学和中学里的性别差异。并在通过保障女童享有公平受教育权利和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2015年消除性别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不符合时宜。然而,我国有些学府,依然仅招收男生,或某种种族而已。冀望新的政府能把我国打造成平等教育的先进国。 

第六,提高各方面教育质量,确保识字、算术和基本生活技能被所有人掌握。我国的文盲率已经近乎零。在教育里,除了基本的听说读写算技能,教育工作者还得以爱心来进行教学活动。 

期待新的教育部长,能够提出如何落实我国的全民教育,以让举国上下皆受惠。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2930&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摒弃应试教育,可能吗?

作者:吴嘉豪 

世界银行总裁金墉提出了远大的议程,要在2030年之前终结全球赤贫。这是一项震撼性的宣布。倘若是在教育领域,我们可以摒弃应试教育吗? 

应试教育其实苦的不单单是学生,连老师受了委屈也有口难言。在政府考试成绩放榜后,各大报章都会竞相报道哪所学府的及格率和考获甲等的状元学生数量。这是升学主义极为明显的现象。 

从前,老师被人们尊敬,是因为老师被视为教育家,学生成人成才就指望老师了;如今,教师沦为教书匠,是因为教师被当成 一份职业,老师教完书就了事。再者,假若一名教师能够教出许多高分的学生,就会被校长器重,因而被当成是名师。那些教不出成绩、但默默耕耘的老师,却被误 会成烂老师,教人情何以堪? 

除了以教出多少个高分学生的能力来区分老师,校长也会以学生的升学率来判断一位老师的教学能力。校刊里必定会有纪录哪 些学生成功被哪所大专院校录取的名单。表面上是纪念学生成功进入大学,但实质上这是功利主义在作祟。假若很多学生都能进入名牌大学,就证明老师们的教学功 力是一流的。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观念。 

当今社会攀比的心态比以往更加地严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当学校的考试结束后,左邻右舍,抑或熟悉的亲朋戚友,都 会以各自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互相比较。假设自家的后代不如人,就会自惭形秽;若果自家的孩子比人强,就会有飘飘然的感觉。人类的文明,就是攀比成绩吗?悲哀啊! 

废除考试制度,在未来十年,还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没有考试,如何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前老师们能够做的,就 是在应试教育制度里,改变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法。我们常听到学生们说考试时还没背完某某课本内容。假若考试测试的是学生的“背功”,基本上考试仅是测试学生 的记忆能力,而非理解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要学生学习新的东西后,能够学以致用。这是老生常谈,但偏偏很多老师逼于无奈,才灌输学生考试时要尽量背。不明白就去背,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记忆力不强的学生,是很不公平的。教师们应该要求学生搞懂课本内容后,尽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达到活学活用的 效果。 

在大选季节里,冀望有政治领袖提出如何改善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以便让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有愉快的学生生涯。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2775&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三院合并的战略

作者:吴嘉豪 

南方学院及新纪元学院已经成为大学学院,目前韩江学院升格大学学院在望。三院皆认为合并是必经之路,因为华社资源有限,整合资源才能使华社的民办大学更具有竞争力。 

在还没合并之前,三院要对办大学的核心价值观有个透彻的了解。合并并不是仅仅是在三院互补学科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合并更是为了调整三院的结构,加强联合大学的管理后,提高综合教学水平。只有在三院的个别实力一齐升华到整体实力后,华社的民办大学才能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既然三院设有各自特色的学科,在合并后,可以尝试往培养高素质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迈进。联合大学可以继续发展目前的学科特色,也可以增设综合型科系,实现华社又精又博的综合型大学。 

硬体设备固然重要,但廿一世纪的高等教育,不是比校园有多大、有多宽,而是师资团队里,有多少个是教授级的讲师。要让联合 大学成为华社首选的入读学府,仅有庞大的讲师团队是不足够的。虽然高教部要求在大学里的讲师必须有博士学位,但一所大学也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当客座 教授。联合大学切莫与一般的大学无异,别只顾着如何引进更多有博士学位的讲师,而忽略了大学提供教育的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是让毕业生有就业竞争力。 

要使毕业生在就业上有竞争优势,联合大学的课程必须与市场接轨。现今大学最缺乏的讲师,其实是来自各领域的专业人才,而不是能发表许多论文的研究者。学科理论与实际应用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让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通过边学边做的活动,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见解。 

时下流行说要让一项计划成功,就务必有创新的元素。事实上,有许多传统的事物乃成功的关键。譬如,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够在国际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并不是单单因为它的学术成就。更重要的是,一所高等学府,要有积极向上的办学精神。只有不断地求进步,该大学才能更上一层楼。 

铁树开花,看近似远。然而,华社务须现在就努力拟定联合大学的办学战略,以便在三院都是大学学院后,能快速地一圆华社多年来引颈长盼的我国第一所民办华文大学!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2588&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廿一世纪不谈学历

作者:吴嘉豪 

老师在学校教学生的,是课本的内容。老师给学生的功课,是根据教育部的课程纲要。老师测试学生的考试,是以课本与功课为主。这种应试教育的制度,已经过时,为何政府至今没拟定出与就业市场配合的教育制度? 

教育部在大马教育文凭中,强制国文、历史与英文必须及格。这些必须及格的科目,请问教育部有没有把它们的内容每一年都更新呢? 

对于国文,是否该舍弃文学的部分,而加入东南亚马来文的研究,让学生在未来能够在我国使用马来文之余,还能在东南亚的其它国家一展马来文的功力。要不然,就像人们说的,马来文仅能在马来西亚的框框内使用。 

至 于历史,除了研究古代的发展,是否能够尽量简化远古时代的事迹,而加入更多的近代史呢?人,总不能一直回味过去。太遥远的历史事故,学生们无法贴身地感受 到它们的影响,毕竟这时代的孩子,是科技时代的孩子,他们根本就不会对历史有多大兴趣。教育部为何不加入多点近代史,至少让他们更加了解他们的祖父辈与父 亲辈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一来能够学习历史,二来可以与公公婆婆及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话题,教育部何乐而不为呢? 

尽 管时下掀起了汉语热,然而,英文将会仍然是国际语言。既然是国际语言,课本的内容,就不该太本土化,应该国际化。当今时代,每一家企业要聘请的人才,是拥 有国际视野的毕业生。假若教育部无法在中学时代提供学生国际化的英文学习,试问我国的国立、私立大专,如何能够在世界大学的排行榜上,步步高升呢? 

政府别一直向人民灌输文凭的重要。学历,是会贬值的。在泛文凭的时代,学历仅是一纸通行证。人类灵魂工程师在校园里,应该多多向学生强调,学生要的,不是学历,而是“学力”,即学习的能力。 

倘若学生要的是文凭,学生就会为了考试而学习,会为了分数而与老师斤斤计较;设若学生要的是能力,学生就会为了学以致用而努力,会为了疑惑之处和老师进行深度的交流。虽然教育部的大蓝图洋洋洒洒地大谈我国的未来教育,可是其具体措施,仍然围绕着考试制度。 

正当许多国家已经把应试教育转化成其中一种教育制度之际,我国政府不能再以应试教育当成主流的教育制度。多元化的教育制度,才能百花齐放,老师们才能更容易因材施教啊!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2499&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2013年4月2日星期二

老师以青春兑现承诺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2399&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全国总警长丹斯里依斯迈奥马指出,在沙巴拿篤及仙本那殉职的8名警员,以自己的生命兑现了警方去年所许下的“缔造和平的社会,是我们的承诺”。 

当警察,就得以生命为国家的安全付出。这些为国捐躯的警员,以生命兑现了他们的恶承诺。当老师,就得以青春来为学生的未来付出。在漫长的教职生涯中,老师们该如何用自己的青春来兑现自己对学生的承诺呢? 

一名老师拥有许多学生,在他的记忆中,容或仅记得几位学生。对于一名老师而言,一位学生的失败,可能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一个家庭,由于是贫困的家庭,一个孩子的失败,极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家庭将失去翻身的机会。知乎此,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必须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 

当升学主义充斥着社会,学府里的学风,是否也得以功利主义挂帅?是否一名学生的好坏,就是分数的差别而已?难道分数就可以决定孩子们的一生?老师们得思忖,在分数以外,还能够给学生什么。老师不能只是把课本内容教完,就当作完成了任务。 

当外界仍认为老师的工作是半天工,工资加了又加,不仅是铁饭碗,更是金饭碗时,心照不宣,每一所学校里的老师,有多少个没有做副业的?以常识而言,只有少数 的老师,是靠一份收入度日的,其他的,不是补习就是赚其它外快,政府为公务员加薪又加工作给老师,还是没办法阻止老师们做副业。 

当然,老师们做副业,并没什么问题,问题是老师们到底是不是全身心投入教育界。有一部分人表示,他们选择当老师,是经济大环境所逼,在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下, 才选择执教鞭。虽然老师在如今的社会中,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一份工作,不如以往那般神圣,但人类灵魂工程师,难道就得向现实低头吗?无论什么原因加入老师的 行列,只要当上了老师,就得无怨无悔地为莘莘学子们任劳任怨。 

当今世风日下,难道老师没有责任吗?就算老师们无法控制社会的道德败坏,至少老师们在学校,就得树立优良的模范给学生们学习。老师除了在学校里以身作则,还得在学校外与在学校的所作所为言行一致,才能有效地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予学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任重而道远。老师们,加油!

让学校充满活力吧!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2334&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与前辈们聊天,他们惯常地自嘲本身在教育领域呆了十多年,学生一年比一年年轻,自己却一年比一年老。繁重的功课让学生喘不过气,绩效评估让教师奔波劳碌,校长则一直强调排名,这样的教育模式,说穿了,在校园的每个人都会快速变老。

心态上的老,远比身理上的老,更加地悲哀。各种各样的教育政策,归根结底,其目的仅有一个,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排名。在排行榜上独占鳌头,就能光宗耀祖,扬眉吐气吗?现在是个性化的年代,教育不该仍依循传统的路线来发展。一个模式的教育,并无法满足所有的学生。在科技时代出生的孩子,有的是创新能力,有的是独特的思维,却在单元教育的政策下,通通被扼杀了。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何学校就不能独一无二?难道独立了56年,我国的教育制度,不能允许百花齐放的情形发生吗?假若每所学校,必须根据教育部的教学纲要、务必依据教育部发出的条例行事,还谈什么创意?

那些学校能够在目前的教育制度,发光发热,极有可能,它们的学生,适合这种单一模式的教育制度。大部分的学校,为了遵循教育部的指令,教育部说一就一,说二就二。此种教条式的教育行政,是不肯能让尽可能多的学校办出特色的。 

教育部追求的是数字,并不是品质。教师口中一直说关键绩效指标,学生们就得配合老师,去填满评估表格里的项目。人,不是万物之灵吗?令人纳闷的是,教育部竟然把教育制度机械化,让老师和学生像机器人般操作。这与行尸走肉,有何分别呢?

我国的办学体制,必须有多样化的改革。政府不能为了选票,一直沿用独立时期所设计出的学校源流模式。为了让我国的教育具有前瞻性,教育部必须勇于突破现有的教育源流格局,不再以种族与语言来区分学校。教育部应该做的,是下放权力,让学校自行选择教学媒介语,并在教学课程上拥有自主权,以让学校缔造本身的优势。 

公办学校的改制,不能再拖了。民办学府日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是其生动式的教学制度打动了许多家长。僵化的行政,让公办学府死气沉沉,学生、老师和校长到学校只是为了交差。这种郁闷的教学体制,是时候改变了。让学校充满活力吧!

科技与教育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2200&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除了国文之外,历史也成为必须及格的科目。随着教育部也宣布英文一定要及格的。虽然政府此举是要莘莘学子更加注重英文的学习,可是我们已经生活在廿一世纪,教育部却无法提出一套可以应对未来教育变化的策略。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2月发佈了其中一项研究结果,以5年为期预测移动通信将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到2017年,发展中国家至少有1.8亿儿童可借助移动网际网路技术接受教育。我国的教育部,应该拟定出如何在未来,设计一个全面学习科技的环境,以培育我国未来的主人翁。

在科技一日千里的环境里学习,男女学生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全面及均衡的科技教育学习经历。在我国,有些学校仍然仅有单一性别的学生,在资源分配上,假若管理层不善于经营,恐怕学生会因为性别的关系,而获得不同等的待遇。随着科技的发达,教育部有必要确保男女学生能获得公平的资源分配,方能体现男女平等的精神。

教师们在教导科技科目时,需要确保学生们,能够运用轻易获得的资讯及材料,进行学以致用的学习活动。我国的教育制度,很多时候,都仅仅测试学生的考试能力,并没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把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科技产品的淘汰率,比大部分商品来得高。在学生们发展在科技领域里的知识及技能的当儿,他们一定要有持续学习的动力,才能应付不断涌现的崭新科技。倘若一天不学习,学生就会处于落后的位置。

当然,要有对学习科技的热忱,老师们必须培养学生们不断更新科技知识及技能的素质。学生们不愿意及时更新本身的知识,就意味着放弃了跟进科技发展的步伐。教 师们除了得激发学生们对科技学习有源源不绝的兴趣,还得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创意,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创新的主意,让整个学习过程处于互动式。 

凡事都是一体两面,科技也不例外。科技既然能带给人类好处,其坏处也不容忽视。学生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当下,必须发展本身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评估科技所带来的影响。 

教育部是时候推出一套强调科技运用的学习策略,以实现2020年先进国的宏愿。

速食学习文化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2119&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快餐店到处林立,顾客仅需几分钟,就可获得所要购买的食物。假若快餐店现人潮的话,顾客也能在半小时内得到所需的食物。

人们为了要能在短时间内购买食物,就得冒着食用了快餐食物后,有副作用的风险。众所周知,快餐食物是有害健康的。因为食物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煮熟,所以大部分食物会失去原汁原味。为了保持原有的风味,厨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煮出美味可口的食物。

随着网际网络的降临,加上这个社会急速地商业化,一切都讲求效率,凡事能有多快就得多快完成。可是,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货,在某些程度上,只有在充足的时间内,才能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如今,学校也染上了快餐文化,学习也讲求速度。那些跟不上课程进度的学生,就会平白地成为考卷的“冤魂”,“惨死”在考场上。这种一切以高速度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适合大部分的学生。

学习,讲究的是学生如何把资讯转化成资料,过后再把资料内化成知识。倘若能够把知识升华成智慧,此人往后必成大器。在一切都以快、快、快的步伐来过滤资讯的时代,学生如何能够吸收尽可能多的资讯呢? 
首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自己产生主动性的动机,而不是静静地等待老师来启动自己的学习动机。当老师为了赶完课程表的教学活动时,学生要懂得捉住老师所说的重点。学生要专心致志地聆听老师的讲解才能获取课本内容的要点。

接下来,学生要把内容储存。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学生捉住了重点后,就要记录在簿子里。现代的学生都忙碌于电子游戏抑或 擅长使用社交网站,认为把东西记载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学生把重点记录了过后,还要把重点在脑海中过滤一番,并重新诠释内容的重点,才能轻易 地牢牢记住教师所教过的东西。

最后,为了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学生在分秒必争的年代学习,就得运用分享的力量,把自己获得的资料,与众人分享。通过分享,自己就获得了知识。 

要把自己变成有智慧的人,需要的是时间及经验。速食学习文化,在廿一世纪,是在所难免的。学生们唯有拥抱改变,才能变得更好。最关键的是,莘莘学子务必懂得把快速的学习速度放缓,让自己细细咀嚼内容,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勿让学校变成压力场所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2036&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环顾全球的就业趋势,以目前经济还未完全复苏的情形来看,失业率高企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升学主义并没因为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而有所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家长争先恐后地为孩子报名学额有限的名校就读。 

考试,是大部分学生的恶梦。大多数学生都对考试避之唯恐不及呀!可惜,如今我国虽然推行了校本评估制度,但其本质乃是变相的考试制度,有家长批评说教育部换汤不换药啊!知乎此,学生在学习的路上,还是得面对考试的“制裁”。 

每当政府考试放榜时,各大报章就会大篇幅报道某某学校的及格率与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这种现象虽然有教育工作者抨击为不良的炫耀行为,但由于虚荣心作怪,学校还是乐意把成绩公告天下。 

读者们在那段时间,就会阅读到哪个学生如何刻苦耐劳地读书,抑或是某个学生用了正确的读书方法,轻松地就能获得好成绩。为了安慰成绩不好的学生,记者们就会写一些勉励的话,劝勉名落孙山的学生们别太在意成绩。 

这些报道,年复一年都是大同小异的。虽然有辅导师认为这些报道有助于激励学生们积极学习,但别忘了,现在的大部分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有厌学的心理。人们通常仅看到风光的一面,那些藏在角落的无助小孩,其实才是人们真正要关心的重点。 

学 校是学习的场所,是众所周知的。随着时代巨轮的推移,学校却演变成学习压力的场所。几乎每个家长都强调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点,每当考试来临时,都会催 促孩子读书,还出尽法宝,说只要孩子能够在考试获取高分,就会奖赏孩子。然而,有没有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孩子有时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享受,他们或许只是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太大的压力而已。 

有些家长在孩子放学后,都把学生送去补习中心,从早上读书到夜晚,这种生活,实在很难想象,到底有多少个孩子会喜欢。校方为了提升本身的排名,给学生各种各样的课业辅导班,拉长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看似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了,但在学校的时间长并不代表学习得多呀! 

冀望教育部能够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别给他们过多的学习压力。年幼的心灵,需要的不是功利主义下的数字,如分数和排名;学生需要的,是不能计算的名词,如快乐与自由。

网络教材辅助校本评估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1850&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网际网络服务在国内可说很容易获得。可是,仍然有许多偏远的地区无法装置网际网络服务器材,教育部欲缔造全国各地学校拥有网际网络服务的远景,恐怕难以在2020年宏愿之前落实。 

校本评估制度推行后,遭到大部分老师的投诉,因为它加重了老师的负担。虽然该制度本意是为了废除考试制度,但校本评估制度并没有好好利用网际网络的优势来给予教师们便利。 

老师们为了在教育部限定的限期内,把评估分数输入校本评估制度网络,而忙得焦头烂额。教育部为何没有设立一个网站专门为教师提供校本评估的教材呢?只要教师可以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师就不必依据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出不一样的题目。 

教育部应晓得,我国的教育水平仍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切忌盲目模仿先进国的教育模式。欲速则不达,凡事量力而为,依据本国学生的能力,设计出符合我国教育的评估制度,乃明智之举。 

知乎此,我国不能将大学学习模式生搬硬套在中小学校园里。由于校本评估制度对老师甚至家长而言,是全新的东西,网络教材能够扮演辅助校本评估制度的角色,让学生们能够在过渡期快速地适应教育制度的转换。 

根一些教育部官员透露,校本评估制度是为了杜绝补习现象。可是,当今补习已经蔚然成风,教育部再怎么阻止,家长还是会把孩子送去补习班。倘若校本评估练习是由学生的老师出题而没有统一的题目,这只会让补习之风更加狂吹。老师或许以获得高等级为饵,引诱学生到其住所补习。教育部高官没理由不曾推理过这个可能性 吧! 

网络教材的推出,不但实现了校本评估制度练习题的统一,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再者,教育部设若把网络教材局限于政府学校的老师才能获取的材料,补习之风才真正地减少。这是因为全国各地的练习都是一样的,每个学生都能以同样的标准测试自己。当作答得不好,向自己的老师寻求特别的学业辅助,那么学生就不会去补习 学习了啊! 

教育部是时候推出网络教材来改善校本评估制度了。在廿一世纪,网络教材是必备的教学工具,教育部该尽快落实这项教育的转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