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当命运不在你手中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2/01/26/34.html

文:吴嘉豪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之后,正当期盼时来运转,岂知恶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生挫折接踵而来。垂头丧气之际,仿佛一筹莫展。

人生中的贵人不多,深陷困境,唯有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交手的纪录中,十之八九是以败北告终。在胜算微乎其微的当儿,刘邦屡败屡战,历经鸿门宴死里逃生之后,他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最终“创作了一首四面楚歌”,当上汉朝开国皇帝。

槟城在世界经济愁云密布的时刻,外资仍能冠全国,首长功不可没。然而,许多人常忘了在成就辉煌的背后,槟城首长林冠英当年也有时不予我的际遇。众所周知,当年他为了马来少女出头,搞到自己锒铛入狱。林冠英在人生低谷时分虽然沮丧但没有绝望,他重整旗鼓,在出乎众人预料之外,成为我国史上首位铁窗首长,守得云开见月明,光宗耀祖。

度过了重重天灾人祸的2011年,有预言家说2012年是世界末日。这现象似乎在说明命运不在人的手中。然而,人类乃万物之灵,切莫悲观。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松下幸之助曾云: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遭遇挫折的朋友们,让我们在脑中设下“我一定能够东山再起”的信念之后,重整旗鼓,甩开厄运的桎梏,坚持实现梦想吧!

2012年1月20日星期五

吳嘉豪‧佳節雖已到,家卻歸不得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2472?page=1

唐代詩人王維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許多校長和教師離鄉背井多年到東馬執教,申請回鄉多次不被批准,這群前輩對教育部感到失望和倍感有家歸不得之餘,讓有同樣遭遇的後輩教師在佳節時分與前輩有著王維所言的思鄉情懷。

教育部高官說如果面對嚴重健康問題,或安全理由,教育部將考慮服務3年以上教師的申請,否則不會處理。根據筆者所收集到的資料,有些教師比較幸運,執教少過3年以結婚、健康和安全問題為由被批准回鄉。然而,對大部份申請失敗的教師而言,所謂的健康問題是有關教師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階段;安全理由則是指已經受到地獄式的折磨。

這種申請調職回鄉的機制不但令人詬病,而且也證實了這機制沒有標準可以遵循,只能聽天由命。大部份申請失敗的校長和教師都已經超過3年的服務期限標準,當中也有超過10年服務期限的申請者。然而,在上網申請時卻奇怪地見到服務滿4年以上才獲考慮。這證實了高官除了言行不一致,也用不近人情的方式對待這群教育工作者。

教育部高官們說不能馬上調派所有教師回鄉執教,尤其是英文教師很難被調回西馬,基於情況失衡,無法盡如人意。加上近年來,教育部財政捉襟見肘,越來越少新教師被派遣到東馬。在東馬學校執教的西馬教師,申請回鄉的希望幾乎破滅。

然而,人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容或在政府教育體系裡鬱鬱不得志的教師,在審時度勢之後,必須積極採取行動,為自己尋找出路。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吳嘉豪)

轻弹浅唱:退出政策下更应敢怒敢言·吴嘉豪


在资本主意的时代下生活,大部分人做事皆以金钱为导向。在新公务员薪金制度(SBPA)下制定的退出政策,让某些平时敢怒敢言的基层公务员变成噤若寒蝉的应声虫,对领导说的话唯命是从。

很少领导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的胸襟。忠言逆耳,凡是提出建设性批评的下属就会被视为“反对党”。就算退出政策的评估分数从70分下修至60分,只要领导公报私仇,下属的铁饭碗就会被打破。

在一片阿谀奉承政府加薪的声浪中,有没有公务员提出退出政策下必须有言论自由呢?现在政府积极进行转型计划,倘若公务员因为建设性的批评冒犯了上司而遭解雇,这只会让其他公务员对政府机制下的恶习视而不见,以保住饭碗。

官清民自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对于政府机制下的纰漏,负责任的公务员应勇于向上司进谏。假若上司为了洁身自保,把问题扫进地毯下,进谏的公务员必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宜绕过直接上司,直接向顶级领导建言。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公务员为国服务,在国家和人民利益面前,应当舍弃自己的饭碗而不顾。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只有国家的领导人和公务员都是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国家才会有希望啊!

一心多用的独门秘籍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2/01/12/31.html
文:吴嘉豪

日理万机的副首相身兼多职,一心多用为时已久,他将他的分身术独门秘籍贯彻在他管辖的教育部。然而,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里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位高官的秘技未必适用于教育界。

吵吵嚷嚷多时的数理媒介语课题,并不是众所周知的学习两种语言的问题,而是同一时间学习多种科目的困扰。此种一心多用的教育政策,要培育人才显然是事倍功半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在《答人》曾道:若曰一面充扩,一面体认,则是一心而两用之,亦不胜其面且扰矣。一心两用已难成大事,何况一心多用?

孟子说: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说明专心学习的重要。日前家长抗议安排英巫数理教学同班混淆学生的事例证明了数理媒介语政策的反复无常造成学生学不好数理科,而且还对学习语言科丧失信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马来文是国语,维护国语无可厚非。可是,当教育政策政治化后,教育部长纯粹以选票作为考量,罔顾莘莘学子的学习成效,不但开倒车,而且可能毁了学子们的前途。副首相应当晓得要与国际接轨,使用英文教数理才是不二法门。

德国思想家歌德讲道: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教育部只好忍痛割爱马来文,把英文作为数理科唯一的媒介语,才是明智之举。

吳嘉豪:政府教育體制的危機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83344

教育部朝令夕改,政府體制下的學校雖然美其名是免費教育,實質上只是廉價教育,甚至已經惡化到劣品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來,到底有沒有國際競爭力?

眾所周知,許多教師在處理完文書工作和課外活動后,已經手忙腳亂,還有時間認真備課和仔細檢查學生的作業嗎?他們在教學方面敷衍了事,完成課程綱要交差后拿薪水的態度,是在培育英才嗎?

就算政府實施公務員最新薪金制度下的退出政策,然而有多少校長願意辭退表現遜色的下屬?長年累月累積的公務員心態,就算新制度實施了,退出政策的實行幾乎微乎其微。大家心照不宣,一下子辭退大批表現欠佳的公務員,馬來西亞會發生嗎?

時下學校的書本一年比一年多,試問學生能負荷嗎?連中學生在課業和課外活動之間穿梭,都感覺身心疲憊,小學生應付得來嗎?教育部不能只是一味改革,忽略學生的身心健康啊!

當今的小康之家比以往多,在經濟能力許可下,許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夠上好的學校,接受高素質的教育,將會紛紛在政府的教育體制之外,尋覓優質學校。

政府若不改革教育部管轄的學校,有朝一日,民辦教育機構在馬來西亞勢必取代政府資助的學校,成為人民的首選!

吳嘉豪:發配邊疆,去還是不去?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63476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躊躇滿志要去通都大邑大展宏圖的當兒,你接到指示被調派到窮鄉僻壤去執行任務,心中是否猶豫不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被發配邊疆是否意味永無翻身之日?

在邊疆的日子,除了要面對設備簡陋、水電基本設施不完善的苦楚,還要在舉目無親的環境下自力更生。當今許多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倘若有朝一日不幸被發配邊疆,他們大多數都會選擇逃避,不接受這項任務。由于自己是異鄉人,當地人會以異樣眼光看待自己,所以在異鄉人性的醜陋會更顯露無遺。

孟子有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被發配邊疆不是一分苦差,是一種人生磨煉;人唯有跳脫舒適區,才能在飽受艱苦的折磨下脫胎換骨、破繭而出。從像毛蟲的配角,嬗變成蝴蝶主角的過程,要有不屈不饒精神,才能做得到。

在邊境的日子,是否意味無所事事?雖然資源匱乏,可是都市林林總總的誘惑也少了。個人倒不如趁著這次調遣,修心養性之余,積極提升自身在職場的綜合能力,以便增加回到中央的籌碼。

由于邊疆的選擇不多,本身會學到做事時抓住關鍵點,化繁為簡,並學會專心致志。除此之外,邊疆生活會令人變得成熟穩重,待人處事方面會更為圓滑,因為體會到天涯何處不相逢。

北宋文人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裡提到:“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當時他雖被貶為密州刺史,但心中仍希望為國效力,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我們假若被發配邊疆,也應該向他看齊,無所畏懼地遠赴邊疆,為社會作出一番貢獻。

吳嘉豪:窮男人娶老婆法則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61444

日本內閣府早前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男性收入與已婚率存在密切關係。在20歲至30歲的男性人群中,年收入不到300萬日元(約11萬6501令吉)的男性,已婚率僅為8.7%;年收入高于300萬日元、不到400萬日元的男性,有25.7%已婚。從結婚條件來看,男性以“經濟能力”為第一條件的占12.4%,女性則為67.2%。

上述兩個數據顯示,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婚姻已經演變成“錢不是問題,沒錢才是問題”的處境,意即花多少錢辦婚禮沒關係,沒有錢就別想結婚。

在貧富懸殊的社會,窮男人該怎樣才能取到老婆?或許競爭戰略之父麥克爾波特提出的三大戰略,能夠助窮男人一臂之力……

第一個戰略是總成本領先戰略。窮男人務須盡最大努力,降低成本來做到成本領先。在生活方面,必須對開銷嚴格控制,盡可能將節省下的錢儲蓄,以供日后之需。在結婚時,具體來說就是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禮、不買婚戒、不度蜜月,只去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證。

幸福關鍵在個人
第二個戰略是差異化戰略。窮男人務必提供別具一格的婚姻。此種婚姻,即是追求返璞歸真的愛情。用這種節儉的婚姻方式,可以證明自己愛情的純粹。婚姻幸不幸福,跟結婚的儀式隆不隆重沒關係,跟結婚的日子也沒關係,關鍵還是看人。最重要是兩個人心在一起,兩個人開心就行了。

第三個戰略是集中化戰略。窮男人主攻某個特定生活方式。結婚后,與其打腫臉充胖子,還不如把錢用在刀刃上,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以積極的精神迎接當今經濟壓力的挑戰。夫妻倆必須敢于突破傳統觀念、有獨立精神,和追求夢想的勇氣,在他們眼中,婚姻並不是物質,而是相互扶持、共同努力的精神,和相互依靠的溫暖。

盧照鄰的《長安古意》提到: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在拜金主義的社會,純粹的真愛顯得價更高。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結婚后就得專一對待對方。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只要兩人真心相愛在一起,貧窮情侶還是可以結婚的!

吳嘉豪:林冠英不能忽略的一個關鍵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47961

檳城首長林冠英今年頻頻發文章,表達他求才若渴之心。在他最新的文章,他不斷呼籲精英回到檳城服務。杜甫《望岳》曾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林首長欲將檳城締造成全馬第一先進州,必須有杜甫當年的氣概,方能造福人民。他卻忽略了一個聚賢匯才的關鍵。此關鍵是他的當務之急。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為了讓檳城的成就達到登峰造極,林首長不能只是忙于招賢納士,他還必須締造一個“檳城夢”給檳州子民。具體來說,這個“檳城夢”是以另闢蹊徑的方式,把檳城打造成教育樞紐。

當今各國激烈爭奪人才,怎樣吸引海外專才和留下本地人才,成了各國首腦日思夜想的大事。其中最立竿見影的措施,是在自己的國家成立教育樞紐,培育本地專家之余,還能引入國外精英,一舉兩得。各國在提升硬體設備后,增強軟實力乃大勢所趨。

由產業化變服務化
以目前檳城的狀態,成立教育樞紐已是時候。州政府在打造教育樞紐時,須將國際學術研究融入本土教育制度。州政府需要多管齊下,將當今教育產業化的趨勢,扭轉成教育服務化,不以功利為考慮,而以民為本,實施利民措施。這個教育樞紐必須拋開大學在國際排名的桎梏,實行“有麝自然香,何須迎風揚”理念,默默耕耘,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層次做學術研究,終有一日會在國際舞台綻放光芒。

在邁向國際大都會的進程,檳城的教育樞紐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樞紐首先必須以開路先鋒姿態,將我國從人才輸出國,變成人才進口國,帶動其他州屬締造我國的人才庫。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州政府務必一步一腳印,運籌帷幄,謀定而動,腳踏實地把檳城教育樞紐從立足本土為始,循序漸進登入國際舞台,與各國公平競爭。

掌声响起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8/29/43.html
文:吴嘉豪

霹雳州怡保红坭山华小一名家长,不满孩子听写不及格被校长处罚,通过报章投诉。这位校长的一句“用心教导换来谴责,我痛心!”道出了当教育工作者的肺腑之言。

在学生纪律败坏的时代里执教鞭,教师的压力非同小可。由于家长溺爱孩子的缘故,凡是被教师惩罚后的学生,就回家向家长诉苦。家长不甘孩子受委屈,去学校向教师兴师问罪之余,还通过媒体羞辱教师。这叫为人师表者情何以堪?

在万物腾张的年代,老师们靠着微薄的薪水度日,不但肩负重任,要用心认真教育莘莘学子,还得养家糊口。在经济压力捉襟见肘之际,教师都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学生。当把学生教育成精英时,家长说这是孩子聪明。当学生的表现差强人意时,老师却成了千古罪人。这份吃力不讨好的职业里的苦楚,当事人只能负屈衔冤。

然而,北宋散文家苏洵在《心术》里提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这句话也适用于老师。当教师应遵循的法则是首先做好精神、意志的培养。面对意外的变故、突如其来的压力要气定神闲;在美好事物的引诱之下,例如跳槽到更高薪水、更好前景的工作,都毫不动心。这样才可以为师,才能克服教学之路的重重困难。

当今身为一名教师,首要条件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昔日,学生要有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今天,学生有一滴水,教师必须是长流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要从教书型教师向教育科研型教师过渡,自觉地转变教育思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学工作中要自觉地创设情景,加强对人的素质培养,自觉地对学生进行伦理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地生活,面对现实,正视人生。

当老师的辛酸可以用凤飞飞的经典名曲《掌声响起》来做一番勉励。尽管多少青春不再,多少情怀已更改,然而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做老师的务必告诉自己要忍耐。一个人孤独在教学的路上,始终要相信掌声响起来的时刻,心里更明白,家长的爱将与老师同在!

居者无其屋的时代,怎么办?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8/20/41.html
文:吴嘉豪

随着第13届全国大选跫音渐进,国阵和民联政府近期皆竞相兴建可负担房屋,以突显他们认真对待“无壳蜗牛”目前所面对的房屋价格过高问题。双方在过去数个月内都已陆续宣布推行可负担房屋计划,包括国阵中央政府的“一个马来西亚人民房屋计划”(PR1MA),以及雪州民联本身的计划。

《蜗居》里的一些经典台词或让双方政府的计划显得极其讽刺,例如:“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个房子上呢?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期盼都仅仅是一处房子,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 现在的房价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不断的更高,越来越高。”“所有的理想在涉及钱之前都是光环闪耀的,只要一涉及钱,理想就变梦想了。”

居者有其屋的时代已成往事,令人回味无穷。时过境迁,物价腾张,升斗小民苦不堪言,刚出来社会工作的社会新鲜人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栋房子之理想,恐怕只是海市蜃楼吧!然而,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穷则思变,审时度势,乘机应变。

年轻人的经济压力今非昔比,生活开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剧变。在薪水停滞不升的窘境里,在仔细观察了富翁和穷人的区别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乎此,青年们务必懂得理财的规划,并把自己的理财理念贯彻在日常生活当中。

理财的秘诀不外乎开源节流。这一思想最早由春秋时期思想家孔丘提出。他认为治国之道在于安民,民贫则怨,民富则安。统治者不应当滥用民力,而应当保证农时以发展生产,增加民间财富,通过民富达到国富。《论语·颜渊》中关于“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论点集中反映了孔丘重视培养财源的理财思想。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翟也很重视发展生产和节省支出,他认为农作物的丰歉,决定着社会财富的多少和人民生活的苦乐。同时他竭力反对奢侈浪费,主张节用。在《墨子·七患》中关于“其生财密,其用之节”的观点,集中反映了墨子的节用裕民思想。

后来荀况兼取了孔丘和墨翟的思想,在《荀子·富国》里提出开源节流的理财思想。荀况所说的开源节流的流,不仅指节用,而且包括轻赋薄敛政策。他说:“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明乎此,理财治国之道,在于从鼓励生产这一根本入手,要轻赋薄敛使百姓按时耕种以广开财源,同时努力节省政府支出,才能充实国库并留有后备以防意外。政府与其不断地呼吁人民省吃俭用,不如以身作则,在政策上实践开源节流的理念,达到民富国强的宏愿。

信手拈来:穷人致富仅需三步·吴嘉豪

升斗小民应付生活开销已经捉襟见肘,何人会静下心来,对万物涨价的窘境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呢?穷人思眼前,富人思来年。许多人只为眼前的利益而碌碌无为,只有少数人把目光聚焦在未来的幸福而奋斗。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提到人生的三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不到黄河心不死
第一境界说明一个人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看到形势的发展,抓住关键,迈向成功。这一境界劝勉世人不以利移,不为患改,才会有第二和第三的境界。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平民百姓务必摒弃达到财务自由即满足的小志向,务须设定今生一定要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远大抱负,方能雄心万丈地大展宏图。

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尽管荆棘满途,也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半途而废只会致使徒劳无功。穷人立下了目标,就要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去圆富翁梦。

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并领悟到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韩诗外传》记载到:谨身事一言,愈于终身之诵。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也谈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穷人阅毕以上致富的三部曲之后,必须学以致用,把富翁的美梦成真。

吳嘉豪:高官應減薪赴時艱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35040

猶記得有高官在一個大會上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然而,我們也聽高官說,人民享用政府補貼,猶如吸食鴉片,越久越上癮。

自電費調漲后,商家把成本轉嫁消費者,政府卻吩咐商家別漲物價。范仲淹倘若泉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

眾所周知,政府高官顯要除了獲得當官的俸祿外,還能享有額外補貼。時下的高官,除了有政府薪水,一些人也擁有本身的生意,根本是不愁吃、不愁穿。

在削減政府部門開支上,不見提出降低高官薪金,以便把這筆省下來的金錢,協助政府減少財政支出。

假若減薪能給高官當頭棒喝的警惕,他們就會帶領部門的高薪公務員放棄調薪,並且停止人員聘雇。

不是有指公務員加薪,國家會破產嗎?唯有如此震撼的減薪措施,才能讓高官懂得開源節流,剷除浪費人民血汗錢的根深蒂固惡劣文化。

資源分配真正需要者
全面削減補貼對政府而言,好像合乎邏輯,可是卻令普羅大眾苦不堪言。國家務必要把這些資源,分配給真正需要的方面去。

明乎此,國家更需要有能力承擔、挑選,及執行正確財政預算案的領袖。這種領導人,才會真正對選民負責。升斗小民對華而不實的大型計劃不感興趣,他們只需要具體的利民措施來提高收入,以便及早未雨綢繆,以應對通貨膨脹的連鎖反應。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大選已在不遠處,若政府高官能夠減薪,不但顯示與民共渡難關的誠意,還能體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擁有這種精神的政府,才是民之所欲。一眾高官別忘了,選民才是你們的老闆啊!

怀才不遇如何让人刮目相看?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7/30/43.html
文:吴嘉豪

你是否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自己,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当今许多上班族怨天尤人,自认才华横溢、努力敬业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以致抱怨生不逢时,终日郁郁不得志。

然而,怀才不遇者除了悲天悯人以外,也需要面壁思过,反思为何会身陷困境?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扭转乾坤以至飞黄腾达呢?

吕蒙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没空,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视野。你说军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书。几年后,他设奇计,兵不血刃,夺取了蜀国三郡,定计智取南郡,擒杀关羽,夺回荆州。

如果你身在好的企业,改变怀才不遇的最佳途径是,学会通过某种方式让上司注意到你的业绩、赏识你的努力,不要做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而应在合适的时机、场合向领导展示你的能力与成绩,有助于得到领导的赏识。明乎此,每个人无论空闲抑或繁忙,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并学以致用乃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

李斯年轻时,在楚国上蔡郡担任小吏。一日,他见到居室厕所中的老鼠饥馑慌张,而粮仓中的老鼠饱食无忧,感叹地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所在自处耳!” 于是,李斯决定离开偏僻贫瘠的上蔡郡,去向荀子拜师。学成后,他考察时局,决定西入秦国,最后从厕中鼠摇身一变仓中鼠,官拜相位。

千古一相的实例证明转换环境对一个人的关键性影响。倘若在客观因素下不获重用,惟有另辟蹊径,离开穷困恶劣的边疆,去到能够施展才华的核心平台,从此踏上康庄大道,平步青云,最终成就一番伟业。孟母三迁也证实了环境的确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知乎此,怀才不遇者深思熟虑后必须果断地离开穷乡僻壤,到通都大邑大展宏图。

《淮南子·说林训》有一句话:“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就,不如采取实际行动。诸葛亮曾云:志当存高远。怀才不遇者务必树立一个高远的志向,在事业低谷期磨砺自强,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吳嘉豪:重振尊師重道之風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33873

近日來,教師用暴力處罰學生的新聞層出不窮,涉案老師最終都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頑皮的學生反而被視為受害者,不啻是民主化社會的悲哀。歸根究底,是家長對孩子的溺愛,才造成暴力老師的個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以往,人人都比較尊師重道,尤其是華人社會。從前的老師被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獲得大眾尊敬。學生對老師不僅害怕,也很尊敬,真是敬若天神。被老師處罰的學生只能默不作聲,也不能向父母投訴,要不然又得再受皮肉之苦。

相反地,當今尊師重道的傳統蕩然無存,教師的地位與權力逐漸式微。在面對頑固不靈的學生時,尤其是年輕教師,在學生屢勸不聽取警告下,必定怒火中燒,在情緒失控下出手打學生。

雙方共同責任
這種情況雖然老師必須承擔后果,可是家長也必須負上一定責任,因為“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育學生是老師和家長雙方共同的責任,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推卸責任給對方。

曾幾何時,桃李滿天下是立志當老師者的宏願。他們對教育事業“春蠶到死絲方盡,蜡炬成灰淚始干”。

然而,時下的學生紀律敗壞蔚然成風,執教鞭逐漸演變成吃力不討好的苦差。在百物漲價的情況下,教師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靠一份微薄的薪金過活。

或許魯迅所說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和龔自珍所云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個名句,可以作為老師的人生座右銘吧!

尊師重道說得最透徹的,是荀子《大略篇》的這幾句話:“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傳。貴師而重傳,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傳。賤師而輕傳,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快是恣肆的意思。荀子把尊師,當作國之興衰的主要原因。

2012年1月15日星期日

失败者谈成功,凭什么?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7/13/58.html

文:吴嘉豪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自古使然。自古至今,人们以成败论英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谈成功,败北者只好站在边缘忍受失败所带来的痛苦滋味。失败者何德何能谈论成功?倘若社会愿意提供失败者谈论成功的平台,他们的人生意义有何迥异?

放眼时下的年轻人,他们生活在充满机遇的大时代。然而,青年自杀率的狂飙证明了他们抗压性低的缘故。容或他们抱怨社会没有给予他们谈论成功的平台,可是人生本来就没有希望,人生只有创造希望。在对人生彻底绝望之际,轻生者是否思忖过: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当年一败涂地、自刎乌江,无脸见江东父老。若干年后,杜牧游此地时题下“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诗句。在杜牧看来,项羽回去重新起兵,也许有朝一日东山再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然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知乎此,轻生者应以西楚霸王之例作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省思杜牧的诗句。

越王勾践做亡国奴时被人当马骑、亲尝吴王粪便,后来归国后卧薪尝胆,终于一举灭吴。成功是一种辉煌。在你失败时,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冷嘲热讽或挖苦揶揄。但只要坚信你自己的追求是光明的、进步的,就让那些流言蜚语随风而去,正如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所说:“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就算受尽委屈、吃尽苦头,可是只要在卧薪尝胆时期发愤图强、韬光养晦,最终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老子》第六十四章记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失败者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匮乏做第一步尝试的勇气。他们屡战屡败之后,半途而废。耳熟能详的发明家爱迪生,是经历了九百九十九次的尝试,最后找到一种叫钨丝的原材料才研制灯泡成功。

明乎此,成功源于尝试。失败者立刻坐言起行,开始凭尝试迈向成功吧!

缔造华社人才库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6/17/55.html

文:吴嘉豪

古今中外,一个国家会繁荣昌盛,该国除了拥有贤君之外,势必人才济济。国势强弱决定于人才,民族盛衰亦取决于人才。国家招贤纳士才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社群打造人才库方可不被淘汰。

我国是高度政治化的国度,往往一个政策就足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时下华裔青年对参政缺乏热情,加上举国皆知的坠楼命案更让华青视从政为畏途。倘若华裔政治力量不断地削减,届时华裔就不是左右政局的造王者,而是沦为可有可无的少数民族。因此,华基政党务须栽培更多有素质的接班人来改变民族的命运。

企业在以经济为导向的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以华裔居多的中小型企业里,华社必须培育出越来越多有“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企业家,来改善贫困同胞的收入,将中产阶级族人提升到高产阶级人士,并把富有乡贤的企业国际化,实现跨越式的民族整体进步。

炎黄子孙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精髓的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传统文化在科技一日千里的发展下,渐渐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有鉴于此,华团和中文媒体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两者一定要马不停蹄地发掘人才来维护本地独特的中华文化,以便把民族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两句话足以证明华裔是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众所周知,华教在这片国土是在风雨飘摇中艰苦地成长。华社只要培养出一位族魂的接班人来解决华小师资荒及华文大学的两大结症,华教必能在这里扎根、屹立不倒。

俗语有云:团结就是力量。在华社内忧外患、民心思变之际,各造务必摒弃成见,异中求同和同中存异,团结一致。明乎此,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现实条件下,缔造华社人才库乃顺应时势的明智之举。

自杀蔚然成风,怎么办?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6/26/28.html
文:吴嘉豪
近日来翻阅报章,读者不难发现有自杀新闻的报道。这表面上是文明社会的常态,实质上是人类心灵的病态。纵然心脏病是我国头号杀手,随着自杀日趋年轻化和普遍化,自杀恐怕有朝一日会取代心脏病,成为我国新一代头号杀手。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忧心忡忡。

观察报章的报道后,笔者认为轻生者会选择自尽这条不归路的原因大致为二。其一是当事人对人生万念俱灰。其二为自杀者认为他是孤独的。前者会对人生彻底绝望乃是事与愿违所致。他已经认定他的心愿无法达成,进而对人生失去希望,以致把生死置于度外。后者觉得他是孤单的人,认定没有人关心他。观乎此,当事人通常不管自己死后会带给家人更大的痛苦,自杀时不会理会家人的处境。

由于现今大多数轻生者乃是年轻人,因此上述因素有两大预防措施。在当事人对人生万念俱灰之际,倘若当事人有立下远大的志向,无需旁人劝说当事人要重视生命云云,当事人冷静思考之后,肯定会领悟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心中还有人生目标,目标就会引领当事人走出困境,跳出死胡同,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自杀者认为他是孤独的,是防不胜防的死因。举凡报道都不难发现,家人在死者生前,并无察觉任何自杀迹象。在世态炎凉的社会,人间温情显得匮乏难寻。明乎此,家人之间在平时就得互相关心彼此,甚至推心置腹地促膝长谈,除了增进感情,还能降低自杀风险,也能及时发现并阻止家人做傻事。家人将心比心是让自杀者打消轻生念头最重要的关键。

文天祥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人自杀的理由是为国捐躯,今人自杀则因为个人原因。媒体们除了在社会传达重视生命和珍惜家人的讯息之外,也该走入校园,灌输立志也是打消自杀念头的概念。如此,自杀的数据将会逐渐减少,缔造心理健康社会的愿望自然水到渠成。

以雙語教授語文科


2010年政府考試成績顯示,華校生在小學階段國文及格率下降,而中學階段英文及格率偏低。加上華校生輟學率令人擔憂,雙語教授語文科措施勢在必行,以對症下藥解決華校生面對學習國文和英文的困境。

雙語教授語文科意指用第二語文教導第一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以第二語文解釋第一語文的涵義,再以翻譯式的教學法,先用第一語言講解第一語文,爾後使用第二語言重複第一語言的講解。

有學生申訴不明白國文或者英文課文。因為他不太明白國語,教師仍用國語解釋,導致他漸漸對國語失去信心和興趣。教師採用學生不明白的語言教學,學生自然無法吸收。英文的學習也有類似的問題。這個心理障礙是廣大華校生所面對的學習瓶頸。

能有效克服上述問題的實踐性教學法就是雙語教授語文科。國文教師以華語解釋國文內容,更能夠直接了當讓學生明白課文。教師用國語解釋國文內容,不但耗時費力,而且間接製造了國語難學的假象,讓學生對國文敬而遠之。更嚴重的是,學生因為沒有學習興趣,所以不再尊重該名教師,師生關係由密切轉為疏遠,成績退步乃預料中事。英文尤其更加深奧難懂,假設教師能夠用華語解釋英文生字,學生在學習英文上勢必事半功倍,因為學生能夠直接明白生字的意思。

雙語教學的推廣,肯定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在觀念層面,需要提高對其必要性、迫切性與可行性的認識。在實踐層面,需要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與教學評價,解決教材、師資等許多問題。話雖如此,為了提昇國家核心競爭力,雙語教學必定能在特定的程度上提昇大部份學生的語文水平。

我國的教育政策一直以來都以政治為考量,是時候突破此框框。在當今時代對雙語人才求之若渴之際,各造必須摒棄目光短淺的成見,以高瞻遠矚的眼光迎接全球化的新格局。因此,政府有必要培訓更多諳雙語的教師,以便有效提昇國家教育的質與量,全面地和多層次地栽培國家未來的棟樑。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吳嘉豪)

无药可救抑或浴火重生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4/16/43.html
文:吴嘉豪

铁树有一天能否开花呢?阅毕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所说的一番话,心中激起千层涟漪,脑海不禁浮现了前一句的问题。

叶博士谈及虽然统考人数逐年上升,但是单元教育思维使到人才外流,因为统考生要就读国立大学时有附带条件,外国高中生却没有,所以显然有偏颇之意。

在华裔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及华社内斗两大因素下,曾经引以为傲的中港台之外最优秀的大马华教,现在却遇到如此的窘境,荆棘满途的情况下雪上加霜,华教人士莫不哀叹,只能见招拆招,步步为营,苦苦挣扎,以求生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其被动地应对局势,不如破釜沉舟、脱胎换骨,主动地打造新格局,将华教彻底地改头换面,把苟延残存的华教引领至茁壮发展、大绽光芒的境界,让华教再创巅峰。

华教有难,匹夫有责,就算困难重重,华裔青年一定要义不容辞地加入教育行列,担当起在华教前线奋战的先锋。尽管华小年复一年在不公平的政策下闹师资荒,只要华青每年申请当老师的人数逐年增加,有关当局就算有小拿破仑从中作梗,相信只要华青坚持下去,华裔当执教鞭的人数会渐渐上升。

在华教文化推介上,华文媒体可以跨媒体合作,联合推出《拯救华教》系列报道,在各自的副刊一年内每个月刊登华教的重要性,把读者对华教的醒觉意识提高。诸如国中生一定要报考华文、不断要求政府承认统考文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华文的经济价值等等课题传达给每位读者,引导读者拯救华教。

现时企业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倘若企业家把办华文教育视为己任,自动自发出钱出力,不遗余力地资助华校,岌岌可危的华教将会有稳定的发展。企业家切莫只把焦点专注在华小、国中、独中或者华教学院,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协心合力把华文大学的梦付诸实现。

不同政党应该摒弃迥异的政见,以各自的教育组跨党合作,一心一意办华教,既不偏离党的利益,又能复兴华教,双赢之举,何乐而不为呢?从政党乃至乡团,华社应该停止内耗。从政者,应以朱运兴为榜样,为了华教舍弃乌纱帽;华教团体应以大局为重,别为了一己之利,典当族群前途。

族魂林连玉的名言:对付破坏最好的答复是建设。在华教的利益不断地被侵蚀之下,华社惟有持之以恒地设置越来越多的华教基石,华文教育才能在这片国土屹立不倒、传承下去。

国民型中学的学风改革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4/10/40.html
文:吴嘉豪

国民型中学的困境由来已久,但于今尤甚。不论硬体还是软体方面在政府和华社长期的忽略下,国民型中学的学风也恶化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基本上根据以下三大方略去执行,学风可以循序渐进地改善。

首先,国民型中学务须推广“杜绝粗口、振兴方言”的文化。众所周知,现在的华裔生,大多数都会说粗话,可是本身的方言却不懂得讲。粗语犹如香烟,要戒掉它,知易行难;方言好比糖果,小的个体,容易被忽略。抽烟成瘾,倘若要戒掉它,方法之一是患者要抽烟时,食用糖果。巧妙的,假设要讲粗话时,学生们可说方言,淡化怒气之余,还能避免争执,一举两得。

促进学校交流
其次,校方需要实行“去种族化、语言化”国民型中学。国民型中学应该广邀友族同胞入读,鼓励学习华语。虽然教学媒介语为国语,但是在课外活动时,校方可以鼓励学生在书写方面用国语,在进行活动时,使用华语交谈。在灌输中华文化道德价值观的同时,亦能促进各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实行了这方案后,由于有多元种族的学生群,在向政府申请援助时应较容易,因为学校已符合一马精神。

第三,如果当地有独立中学,国民型中学必需与之进行联系。不论是管理层、教职员抑或学生们,国民型中学可以不时拜访独立中学,举行两校的友谊赛,甚至联办学习生活营,都可以促进两种不同性质学校的交流,还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去芜存菁,互相学习。

遭遇困境,就要有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始于行动。现在就采取行动,改善学风,让举国国民型的莘莘学子受惠。

目光短浅抑或高瞻远瞩?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4/01/34.html
文:吴嘉豪

近日来,华文媒体不断热烈讨论报考华文的课题。报考华文的迷思始终困扰着每一年的高中学子们。不管中文媒体如何落力陈述报考华文的重要性,许多人兀自把报考华文视为苦差,避之唯恐不及。这揭示了他们对报考华文的思维里存在着关键性的盲点。

华文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新加坡创新科技近日宣布以它25年累积的技术和数以亿元的投入,进军华文教育市场,希望大家“玩中文”。20多年前尝尽苦头,发现在新加坡靠华文吃饭可能饿肚子的创新科技主席沈望傅,一直都没有放弃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投资。现在华文的前景大受看好,他还感受到这个华文市场的“声霸卡时刻”(SoundBlaster moment)已经到来,这是公司能够领先把握的巨大市场,机不可失。

在邻国企业集中火力进军华文市场之际,我国人民还徘徊在报考华文的课题,实在让人费解。在全球掀起学习汉语热潮之后,友族同胞纷纷热衷学习这个有5千年文化的语言,龙的传人却对自己的母语嗤之以鼻,岂不令人汗颜?有者甚至自愧不如友族的华文造诣,教人情何以堪?我们总不能因为报考华文会影响到奖学金和大学录取资格而牺牲华文以换取可观的成绩单吧!

尽管华社不停地向政府据理力争,企图俾使教育部公开华文科批改准则公诸于世并改革批改标准,然而事与愿违,问题还是困扰着每个华文科考生。虽然存在着政策上的偏颇,但是以当前的国际形势,考生们不仅必须紧抓中国崛起所赋予的机遇,而且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造机遇,报考华文是在大势所趋之下必须做的事。倘若失去这个机遇,在不久的未来,考生们不仅很难大展宏图,甚至对自己放弃报考华文而遗憾终生。

2010年底,以东协为中心、加上中国的自由贸易圈已告成立。在2015年,这个体系甚至可能和印度、日本、纽澳整合,形成东亚区域经济体。区域经济打通了各国之间的界限,语言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大中华区兴起的缘故,这个经济体系将以中文为主要的经济媒介语言。我们务必不计眼前利益,应该把目光放远,跨出舒适区,投入报考华文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