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星期五

华校师资永远不够?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cls_view=1&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独中的一纸批文竟然可以在华社闹得沸沸扬扬,证明华教在这片国土,从来就是在风雨飘摇中成长。不管批文到最后能不能如华社所愿加入独中统考字眼,从复办独中的事件中不难看出,政府的单元教育思维,从独立至今,不曾改变。

办学校,除了要有资金,也要有老师。华校师资荒闹了一年又一年,却不见政府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去解决。开了那么多空头支票,到最后是不是一诺千金,人民心照不宣。政府当年把独中改制,就是要国家只有单一源流的学校。

人民不禁怀疑,政府是否为了达到最终目标,在独中不能全数被改制后,就尝试从师资处减弱华校的力量。纵观所有目前的国立大学,有多少所大专开办中文系?开办中文系的大学每年录取的大专生有多少位?

华校主要的师资来源是师范学院。可是,在那么多的师范学院中,有多少所师范学院有足够的中文系讲师?就算有了中文系讲师,教育部是否有录取足够的中文系学员?

独中的文凭不受承认,就算政府放宽条件让独中毕业生当老师,有多少个独中生去申请?在独中生对当华文老师兴趣缺缺之际,教育部有何对策?

公共服务局一直表示华裔不愿当公务员。当局为何不大批录取华裔当华文老师?为何当局道出担忧公务员种族比例失衡时,没有长期在中文媒体加强宣传?为何我国华裔申请当公务员,需要劳烦华总?

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华校的师资问题,教育部必须征聘更多的中文讲师,以便在其管辖内的师范学院有足够的中文系讲师。在拥有了足够的中文系讲师,教育部必须录取更多的中文系学员。教育部不能一直以聘请临教的方式来舒缓华校师资荒,也不能把国中的华文老师调派到华校执教。

众所周知,教育部正确的做法是长期培训足够的中文系正式教师,才能彻底解决华校师资荒。若华社还不能看到政府有诚意解决华校师资问题,华社就别期待政府会批准多一所真正的独中。

连国立大学都没有多少个中文系毕业生,华社能够在私立大学找到很多中文系的毕业生吗?就算政府承认中国大学和台湾大学,有多少个中文系的毕业生会投身教育界?

华社期待政府能够在所有的国立大学开办中文系,也期盼更多的私立大专会开办中文系。然而,这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华校师资永远不够?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只要华社顽强地维护华文教育,相信铁树总有开花的一天!

谈阅读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0205&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据报载,为了更有效推广和研究儿童文学,华小教师和师范学院中文讲师共同推动成立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此举的目的是推动学生从小就有阅读的习惯。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见阅读能够带来的好处是如此多。可惜,时下学生的阅读率低得令人摇头叹息。

与现今的学生相处一段日子后,不难发现,设若赋予他们一本小说和一本漫画做选择,他们比较倾向于选择漫画。学生皆表示有图片的书籍比较能够吸引他们。简言之,他们比较喜欢阅读少字多图的书本。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阅读是异常重要的。倘若国内的学生不爱阅读以文字为主的书籍,这不但是学校的问题,也是国家的问题,因为学生就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啊!让我 们稍微思考一下,假设举国只有少数的学生选择以文字为主的读物,这是否意味着其他大部分的学生放弃了阅读以文字为主的书籍?

其实不然。随着科技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时下已经兴起网络阅读。过往必须拿着书本阅读的时代已经逐渐被网络阅读取代。这就是为何苹果电脑科技公司会生产电子教科书的原因。

许多学生在作文方面常常没有要点可以写。最大的因素是他们平时缺少阅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没有让学生知道,学生可以通过动态阅读的形式去阅读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以文字为主的书籍。

态阅读是通过电脑来阅读书籍。在动态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除了能够阅读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文字内容,还能享受视觉效果。这有别于传统的静态阅读。假设要现 代的孩子以静态阅读的方式去学习,他们肯定是被动地阅读。现在的孩子更倾向于动态阅读,因为动态阅读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当孩子以动态阅读的形式吸收知识后,他们就不会在写作方面感到头痛,因为通过动态阅读,他们也能够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当然,静态阅读并非毫无用处。动态阅读并非是十全十美,它必须以静态阅读辅助,才能产生动态阅读和静态阅读互助互补的综合效果。

诚然,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阅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吸收了课本内容后,在考试时派上用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课本之外,阅读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爱上阅读,他们在写作方面就能够慢慢地进步。

当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了知识后,还得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固然很好,但更好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走出学历至上误区

http://www.seehua.com/node/43985
 
作者: 吴嘉豪

假文凭泛滥成灾,最近连玻璃市州务大臣拿督斯里马依沙也得澄清他是经历3年寒窗苦读才修来博士学位。这种现象显示当今社会有着异常浓烈的文凭至上主义。

毋庸置疑,文凭是职场敲门砖。可是,倘若一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五年后仍然交不出亮眼的业绩,届时就证明他的文凭与能力并不能划上等号。

当今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化,买文凭现象似乎是因为这个社会拜“文凭”主义者太多了吧!既然人人都有机会修读研究生学位,为何还要买文凭呢?这是因为有想一步登天的歪念。

买文凭只会造成文凭商品化。当文凭变成了商品,为何我们还需要送孩子去上学?为何在职人士还得工作几年后到回学校充电学习?其实买了文凭,自己的学识水准没提高,买文凭者应该感到浪费金钱才对。花那么多钱就是买一张纸,值得吗?

对于那些读了学士学位,又想继续读研究生学位的人们,是值得其他人学习的。但,学历只是在人生当中的一部分,切莫把文凭看得比人生其它方面来得重要。

现今许多先进国已经走出文凭至上的误区。当这些国家录取人才时,除了会先审看求职者的文凭,还会评估应征者的综合能力。毕竟,先进国需要的不是书呆子,而是能够学以致用的复合型人才。

当每年一些大学国际排名成绩出炉后,我国的领袖们就分成两派。执政党会解释已经尽最大努力去提升国内大学的排名;反对党就咄咄逼人地指责因为政府的无能,才导致本国大学的国际排名一年比一年低。

其实深一层思考,真的有必要去为了国际大学排名而争论不休吗?为何朝野政党没有展示自身的提升国内大学素质大蓝图给对手,让彼此互相竞争,以便造福人民?

一所真正的名牌大学,并不会因为国际排名而伤脑筋。它只专注在如何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就像最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诸强列国,它们不会只为了获得金牌而忽略了栽培杰出运动员的长远大计。

设若我国的领袖们只为了国际大学排名而展开骂战,人民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假设社会只懂得谴责售卖假文凭者而没有在学校灌输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假文凭始终会在社会里存在。

只有走出文凭至上误区,把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届时什么国际排名、什么文凭都不是很重要了,因为这个社会不需要太多功利,需要的是能对社会、国家甚至世界做出贡献的人。

2012年8月28日星期二

回家,为了什么?

http://www.united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5407:2012-08-28-10-28-24&catid=42:2009-10-23-07-11-47&Itemid=72

每逢佳节,游子返乡,长长车龙,年复一年,不断重演,佳节返乡,变成了列行公事。最近我国最大族群与其他民族共庆开斋节,让我们来一起反思回家的意义。

我们活在金钱挂帅的社会。从校园毕业后,大部分都离乡背井,到各自工作的地点生活。家乡,就只剩下了双亲。孩子长时期在外打拼讨生活,家里的父母虽然渴望孩子能够在工作的日子里抽空回家探望老人家,可是这种渴望是一种奢望。

因此,许多孩子认为只要在外赚钱,每个月有提供父母生活费,就当尽了孝道。实质上,孩子只是尽了最基本的孝道,因为父母除了在养育孩子时提供金钱上的辅助,也在感情上和孩子交流。感情债始终还是得以感情来偿还,为人子女,就得多抽空回家探望老人家。

为了工作,有些人不得不把父母搁置在家乡,有些甚至干脆把父母送去老人院。当然,有些是不得已才那么做,然而,那些有机会能常常回家陪伴父母的人们,回家,到底为了什么?

回家,除了可以陪伴父母,也可以尽孝道,是一件好事。可是,回家就仅仅这样?回顾历史,回家,有不同的意义。纵观历史名人,他们回家,是以衣锦还乡的方式,不像许多现代人的回家方式那么简单。

诚然,当今和古代的生活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可是,历史是让我们借鉴的。我们生活在充满机遇的时代,设若只是回家探望父母,就真的足够了吗?

我们在外工作,切莫做出令父母蒙羞的事,这也是一种孝道。最高层次的孝道是什么呢?我们能否以衣锦还乡的方式回家,就是最高层次的孝道。为什么呢?因为倘若我们能做出杰出 的成绩,我们就能光宗耀祖,使父母受人尊敬。

人生苦短,虽然说平淡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可是假若有机会,为何不潇洒走一回呢?既然使父母受人尊敬是最高级别的孝道,我们在工作时就得好好思考,下一次回家时,我们能够带何种荣誉献给父母。

回家,为了见父母,是一件开心的事;回家,为了陪伴双亲,是一件温馨的事;回家,倘若能使父母受到别人的尊敬,则是一件光荣的事。下一次回家时,记得要让父母为我们感到骄傲。

跨学科教育家

http://www.united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5068:2012-08-23-11-00-25&catid=42:2009-10-23-07-11-47&Itemid=72

前些日子,联络上教育部的官员。大部分官员皆表示,若普通老师欲升级成为教育部的讲师,其硕士学位必须是学士学位的延伸,教育部不鼓励教职员进修非本学科的硕士学位。

那些官员给的理由是,教育部正致力缔造专门学科专家的讲师。若一名讲师的硕士学位与学士学位是不同的学科,即被视为混杂学历,不能够被教育部当成某个学科的专家。

翻阅教育部中期策略蓝图,不难发现,教育部正努力塑造素质教育。这是非常可喜的大事,然而纵观整个计划,有一点却被教育部忽略了,那就是在廿一世纪,学生更需要跨学科的导师。

听身边的教师埋怨为何本身不被校方安排教导自身的学科时,总觉得在大学教育系里所学的东西是否学非所用。当然,这是由于教育部当初录取学员时没有考虑到各别科目教师空缺才导致“教非所学”的情况。

可是,在地球村的时代下当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有超越教育部所设定的教学资历之眼光。当今我国的学生虽然读的学科比上一代多,但是素质却一代不如一代,这除了是教育制度问题,还因为我国匮乏有前瞻性视野的教育工作者。

时下的挑战比以往更加严峻,若一名老师只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研究,固然能够显示出其专精的学术资格,但是,在多元开放的教育趋势下,我国也需要有复合型的教师,即跨学科教师。

在应试教育下学习的孩子,大部分都缺乏独立思考的思维。当他们被问及长大以后要做什么,都只是说不知道。国家教育哲学虽然阐明要培育全方位的下一代,可是教育部却在执行方面,贯彻单元教育思维。封闭的教育模式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教育部却一意孤行政治化的政策,实在令人担忧教育部的改革到底能培养出多少的人才?

其实,跨学科不能算是十全十美的。然而,跨学科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学习经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聆听教师的经验后,能在学业上应用跨学科原理,融会贯通。

我国的教育制度已经非常落伍。教育部虽然制定教育绩效关键指标的用意是想提升教育水准,可是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教师的整体思维仍然围绕在如何培育出多少个考到好成绩的学生。因此,我国有很多的教书匠,却没有很多的跨学科的教育家。

2012年8月18日星期六

未实践的承诺

http://www.seehua.com/node/43504
 
作者: 吴嘉豪

首相日前宣布成立一个以前东马大法官丹斯里沈立强为首的皇家委员会,以调查沙巴州非法移民、非法移民获得大马身份证及沙巴人口暴增问题。

1980年已开始发生的事情,现在才来调查,会不会太迟?预防胜于治疗,为何当初在非法移民涌入之际,当局没有采取严厉措施阻止事件的恶化?

被喻为沙巴非法移民专家的沙巴公正党移民、治安及选举改革委员会主任庄永谅医生认为,沙巴州人口在1970至2000年的增长率为301%,砂拉越只有106%;在种族方面,卡达山杜顺与姆律族群在过去30年的人口增长率为162%,巴夭族为3 4 4 %,但马来族群却达1552%。

有没有搞错?1552%!现今肯定有人怀疑国阵是不是为了巩固政权才故意纵容非法移民入境。

继前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副部长拿督斯里拉津奥金与前沙巴州前副首长拿督斯里威弗烈相继变节支持民联之后,另一名沙巴民统副主席拿督迈祖尔,也宣布退出国阵。迈祖尔表示,他主要是不满国阵政府在处理沙巴州大量非法移民的事宜,这一问题已发生长达数十年。

虽然这些倒戈国阵的领袖们是在临近大选才见风使舵,但至少他们提出了沙巴汉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试着想一想,一名沙巴汉原本可以在自己的故乡找寻工作,由于非法移民的涌入,造成他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外地求生,请问政府当初有没有顾及当事人那种无奈、悲愤的心情?当局现在才来调查非法移民,根本毫无诚意,简直就是在测试自己能否问鼎奥斯卡——自己的戏是否演得十分精彩!

看一看邻国新加坡,他们是如何招收移民的。他们接受的移民,简单来说,只需符合其中两个条件之一即可。第一,富有。第二,才智。新加坡一个弹丸小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就是他们努力吸引外资之余,也惜才。

反观我国,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政府不惜接受大量贫穷又懵懂的非法移民。这样的做法,在308大选完全显示国阵当时的做法,的确挽救了自己的江山。

可惜,近年来民怨沸腾。就算国阵如何大洒银弹、如何晒出政绩、如何力挽狂澜,在民心思变之际,难道国阵真的能够在来届大选中保住这摇摇欲坠的江山?

国阵已经错了那么久,人民还要再错下去吗?时不待我,只有政党轮替,才能改善目前糟糕的情景。许多政府开的空头支票,至今还未被兑现。假若民联入主布城仍未成气候,恐怕人民还得继续等政府未实践的承诺。

2012年8月17日星期五

吳嘉豪:公然買票?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343503

繼國慶主題以“一諾千金”引發爭議后,國陣大當家又在齋戒月,以22億來感恩公務員的貢獻。看在私人界受薪人士眼裡,不禁令人質疑是政府“一諾千金”抑或是“一灑千金”?

 人民的血汗錢,人民的納稅錢,人民繳交給政府的各種費用,這一回,在8月9日,22億通通落入了公務員的口袋。坊間認定,這是政府公然買票的舉措,毫無感恩公務員之意。

 看一看西班牙,政府公務員薪金減了又減,因為財政赤字已讓政府不能負荷。新加坡政府近年派發給公務員的花紅亦減少了,因為經濟表現不如預期。我國政府卻能夠大灑銀彈,派了一回又一回,似乎錢花不完,國庫充實。

派發花紅收買公僕

 這次政府又派花紅,不但令私人界對國庫到底還剩多少錢而擔心,連花紅受益者—公務員,也對國家經濟能力憂心忡忡。當然,更有一部分網民怒斥政府胡亂動用人民的錢。

 就像首相所言,政府在很多領域提供的津貼,比不上到手的現金,因此,在公務員加薪之后,又再派發花紅來收買公僕的心。

 可是,當今民智已開,難道公務員不會憂慮有一天自己也會像西班牙的公務員,不得不走上街頭示威,抗議政府漠視公務員福利?

 我國政府應當向新加坡取經,在面對人民強烈改變的願望之際,莫視人民訴求為反政府。

 反之,政府應當停止重施灑錢故技,專注改善國家經濟競爭力。當人民有安居樂業的生活,政府根本無需公然買票,也能保住江山。

2012年8月14日星期二

在边疆的心情点滴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0143&cls_view=2&cls_group=600&cls_no=613

作者:吴嘉豪

沙巴首长署助理部长拿督拉丁马里曾透露,2011年,沙巴共有8152位来自西马的老师。几乎每一年都有一千多位西马老师在调职不平衡的情况下申请调回原州执教。可惜,每年只有非常少数的老师成功申请回乡执教鞭。

沙巴师资短缺并非新鲜事。随着州内人口怪异地暴增,加上当老师的沙巴汉不多,导致政府近年来都派遣刚大学毕业的西马老师东渡到风下之乡当人类灵魂工程师。目前在沙巴教书的老师们之心境,除了沙巴籍教师抱怨津贴不如西马和砂劳越老师,西马和砂劳越教师亦发出为何政府派遣他们到全国最穷的州属执教之怨言。

对于许多半岛的老师而言,被当局派遣到沙巴执教,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忆起当初,命运弄人,在毫无心理准备之下,被告知自己是沙巴老师,自己倍感无奈之余,家人亦黯然神伤。为了生计,唯有离乡背井,踏上前途茫茫的未来。

纵然在沙巴执教已经至少三年,然而,在普通的情况下,其实并不容易成功申请回乡执教。曾有报道说在砂劳越执教的老师,多年来一直申请回乡不果,结果却在当地做了校长。虽然该老师当了校长,可是他却道出他还不在乎校长的头衔,因为他必须长期与父母、妻儿分离,导致他现在有种多年来失去与家人相处的遗憾。某些沙巴的老师们也有这种情况。

沙巴的经济除了是全国最低,教育水平亦在全马的排行榜上敬陪末座。在廿一世纪,有些学校内的大部分学生竟然在听说读写方面面对问题。此情此景倘若发生在半岛肯定让人膛目结舌。加上某些学校因为处在山高皇帝远的环境,有些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竟然和学生一样很少出现在学校。

然而,沙巴有些学校尽管面对设施严重不足、学生纪律问题重重的问题,却能从一所落后学校摇身一变成为优质学府,皆因为这些学校有肯付出的校长。在这些校长苦心经营下,懒散的校风在短时间内一扫而空,老师们任劳任怨,学生们则努力学习,实在令人敬佩!

从以上两种对立的情形来观察,不难发现,虽然环境能改变人,但是人其实也能改变环境。就看我们本身是否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力,去面对困境。在沙巴教书,除了得面对资讯缺乏的难题,还得面对水源污浊、电源常中断的问题。有了这些磨难,一个人除了会变得感恩,也变得成熟。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杂诗》 的第一首写道: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对于在异乡的老师们,阅读了这首诗,肯定会有共鸣。因为在沙巴执教,会感觉命运不在手中,但必须积极寻找出路,做一位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2012年8月13日星期一

外劳奋斗精神

http://www.united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4587:2012-08-14-11-23-15&catid=42:2009-10-23-07-11-47&Itemid=72

我国每年都引进大批的外劳,显示国内有许多工作是本地人不愿意做的。本地人在发出为何工资不涨、为何会失业、为何政府施政不公等等怨言之际,有没有留意在国内工作的外劳呢?

虽然有一些外劳来我国工作一段日子后,会为非作歹,制造社会问题,但有一群外劳是值得本地人学习的。这群外劳除了让本地人敬佩,也让本地人自惭形秽。


当今,在搭巴士时,我们会很轻易地遇到外劳。他们虽然在语言上说得不流利,但他们还能和售票员沟通,甚至还能寻求司机抑或其他乘客的协助,以到达他们的目的地。虽然这只是很普通的小事,但他们为了到达目的地而克服语言障碍的举动,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外劳来到异乡求生,第一个得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和本地人沟通。他们尚且能够不耻下问,为何有些学生在学习语言课时,却不愿向老师发问?这些学生抱怨语文科难学、老师不懂得教导、自己没时间学习等等,不都显示出这些学生连外劳都不如吗?外劳离乡背井,为了讨生活,不得不咬紧牙关,努力克服所面对的问题,为何这些学生却不能自动自发地克服学业上面对的问题?

有些作者曾谈到时下有些年轻人,因为有父母可以依靠,所以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顺利,干脆就呆在家。看看那些勤奋的外劳,老板吩咐什么,就做什么,任劳任怨,这种刻苦精神,是不是当年从中国南来的前辈们所拥有的?为何只是一两代人的时间,现在有些年轻人吃点苦都不行?

那些肯吃苦的外劳,在我国工作期间,省吃俭用,除了把一部分工资寄回家乡,还把一部分存起来,作为自己回乡创业的资本。曾有作者感慨,他本身虽然是在银行工作,大学毕业,似乎能让人羡慕,但那些肯吃苦的外劳却让他自愧不如,那些外劳虽然学历不高,但凭着一步一脚印的努力,却成功在首都开了连锁店!

这一代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有大学学士文凭。可是,有些大学生却只能靠微薄的工资解决生活开销,甚至还得举债度日。反观那些肯吃苦的外劳,他们有着企业家的头脑和干劲,从一名穷小子,变身成为企业大亨,实在令人敬佩他们的奋斗精神。

只要是金子,无论到哪里都会发光,莫因为别人瞧不起自己而自卑,也别因为有了成就而看不起别人。外劳的奋斗精神,证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只要肯吃苦,加上智慧,一定能大展拳脚、光宗耀祖!

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

只找李宗伟接班人就够了?

http://www.seehua.com/node/43112
 
作者: 吴嘉豪

马来西亚羽坛一哥以二分之差与金牌擦肩而过,举国上下因为再次错失史上首枚金牌而摇头叹息。虽然我国仍能在奖牌上有所收获,但是参加了多次奥运会后,我国只能单靠羽毛球项目夺得奖牌,实在令人担忧。

在伦敦奥运会中,有30位大马选手参加9项项目,包括跳水、脚车、射箭、羽球、田径、游泳、击剑、帆船以及射击。倘若根据奖牌结果来看,我国目前只能靠羽球获得一枚银牌。以数学的比率来计算,即我国获得奖牌的巴仙率为0.03%。

如此低的获奖牌比率,显示出我国选手在奥运会上,毫无实力与奥运诸强一争长短。日前各界皆认为我国急需有李宗伟接班人,但是我国有2700万人口,难道只需要寻找李宗伟接班人就足够了吗?其它项目的接班人呢?

观察我国各种体育项目,不难发现,许多项目已经种族化。这是非常可惜的。想当年,我国国家足球队能够叱咤亚洲,就是因为三大种族合作无间的结果。今天的国家足球队,只有单一族群的代表。在世界排名上节节败退的事实证明,我国国家足球队是靠种族团结才能缔造辉煌。

为何我国的体育项目非常种族化?这还不是政府偏颇政策所致吗?归根究底,我国至今还不能产生第一位奥运金牌得主,是我国的体育机制异常政治化所致。

在高度政治化的国度,国家领导人当然只专注在特定的项目的运动员,因为只要该运动员获得奖牌,某些政治领袖就会说这是“一诺千金”的结果。设若人民也一样目光短浅,认为我国不需在其它体育项目积极栽培世界级选手的话,我国要破奥运金牌荒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我国政府有必要设立一个公平选拔运动员的机制,才能避免运动员的天分不公平地被埋没。尤其是在挑选选手的时候,不应以肤色来做考量,应以运动成绩来遴选选手。

期待政府能够在栽培未来奥运选手时更开明、更透明和更公正。我国不能只有一个李宗伟。我国需要更多像菲尔普斯的运动员来为国争光。在残酷的运动竞技中,世界的眼光只会投注在冠军,因此,我国必须要有奋起直追奥运诸强的大志,金牌梦才能早日实现。

2012年8月9日星期四

为钱工作

http://www.united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4334:2012-08-10-12-02-45&catid=42:2009-10-23-07-11-47&Itemid=72

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天,老师、父母及其他长辈,皆循循善诱地劝勉我们,要好好努力读书,长大后可以凭好成绩进入好的大学,获得好的工作,以后就会有好日子过。

然而,有多少人可以一帆风顺?有多少人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多少人可以不为钱工作?在金钱挂帅的社会,有钱不是万能,没钱却万万不能已成了每个人的共识。

在学校,我们和同学比分数,看谁的分数高,就认为谁比较聪明;在社会,人人就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谁的财富比较多,谁就有发言权,否则,没钱没地位,谁会看得起?

现实中,大部分都得为钱工作。就算看了“富爸爸、穷父亲”之类的书籍,也未必能够一蹴而就达到财富自由。因此,大部分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做金钱的奴隶。

在职场上遇到瓶颈的人们,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何闷闷不乐?为何自己怨天尤人?为什么自己在夜深人静时会独自黯然神伤、流下不甘心的眼泪?

现今的教育制度,仍然分数至上;时下找工作,还是文凭至上。在学校,老师没有教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该怎么办;在社会,老板没有指导事业不顺时,得怎样寻找出路。归根究底,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着想,无暇也无心去为我们打算。

全球的经济复苏迹象看似遥遥无期,甚至可能会持续恶化。近期,政府提出各种培训计划协助国内大学毕业生觅职。倘若觅得一官半职后,金融风暴来袭,该有什么应对计策?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没有多少人能够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解下虚伪的面具。当我们遇到的双面人越多,我们心里的感受确实越不好受。

纵观以上种种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我们应具备应对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在假惺惺的环境里,我们坚持做真实的自己,无需刻意迎合别人,只要不蓄意伤人即可。

就算在这一生中不能达到财富自由,我们也得积极地面对生活。虽然它们看似普通,但阳光心态和乐观思维是当代人最缺乏的。明乎此,每个受薪人士,别因为怕花钱而裹足不前,我们得尽量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造假现象盛行的年代,我们得做个有诚信的人,切莫为了一己私利,把社会和国家弄得愈来愈不道德。我们应该有爱国情操,不要问国家能够给我什么,要问自己能给国家什么。同样的,我们不要问工作能给我多少钱,要问我能给工作赋予何种人生意义。

2012年8月8日星期三

报考华文,也多讲方言

http://www.hctvnews.net/hc_web/php_hc_talk.php?n=30050

作者:吴嘉豪
在大马半岛的学生,多数都认识到华文的重要性,尤其是槟城,许多学生都有补习华文。然而,远在东马的另一边,华文的学习没有那么热忱,有些家长甚至说华文不重要,不必花钱补习华文。

当然,以上的描述只是个案。整体上而言,无论在西马或东马,入读独中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就证明当今家长已经明白,华文在未来,是对孩子有价值的语言。

在上述个案中,东马区内的华文学习概况,尤其是在沙巴山打根,比槟城逊色许多。除了师资问题之外,还因为环境思维所带来的影响。虽然当地学习华文的热忱并不大,但是有一点是值得半岛的朋友们学习的。

众所周知,槟城是福建人居多的地方,年轻一代的华裔子弟除了能以华语沟通,还能操一口流利的福建话。然而,由于受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有愈来愈多年轻一代的华人,不再以福建话沟通,只以华文为媒介语。

山打根有哪一点值得半岛的朋友学习的呢?就是当地的方言传承。当地的华裔与孩子沟通时,是以方言沟通的。不像西马的华裔家长,大部分不是以华语与孩子交谈,就是以英语和孩子交流。当地几乎每一家的华裔家长,都是每天以客家话和孩子谈话。

为何山打根的华裔能够维持方言传承呢?除了因为当地以客家人居多,当地的客家公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客家公会是当地最活跃的籍贯团体。该客家公会能够吸引年轻一代的加入,除了因为当地有浓烈的家乡味,也因为当地人非常注重华人传统节日。

在半岛,大部分华裔只在农历新年才回家团圆。在山打根,当地的华裔,除了春节时一家团圆,在其他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和端午节,皆会一家大小,聚集在一起。此情此景,在西马算是罕见的。能够在其他传统节日都回家团聚,证明当地华人不会为了工作的因素而忽略传统节日的意义。
由于山打根华人有注重传统的思维,因此,他们的下一代,几乎每一个都能以方言沟通。当地的学生在家里、户外甚至学校都以客家话交谈。此现象显示他们以家乡话为荣,不以功利性来学习籍贯语。

在报考华文的当儿,我们不能舍弃学习籍贯语,毕竟这是家乡话。倘若欲以籍贯语学习营的方式来推广学习方言,恐怕成效不大。假设西马华社想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讲籍贯语,不妨借鉴山打根。山打根在方言传承方面能做得那么好,有三大因素。第一,家长和孩子以方言交谈,第二,有一个活跃的乡团。第三,传统节日家庭聚会比工作更重要的思维。

一种语言的消失,是一种损失。设若家乡话失传了,我们失去的不止是该语言,还失去了该独有的文化。最可惜的是,我们失去了该语言里的传统精髓。

2012年8月7日星期二

美中不足的创新

http://www.seehua.com/node/42621
 
作者: 吴嘉豪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宣布创立“创新世代”(Genovasi),以便在5年内培育至少5千名“创新大使”,以便将所学到的创新技巧及方式实学实用,协助提高生活素质和解决国家问题。

纵观整个计划,重点无非是创造财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计划提供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平台,政府此举是符合时代需求的。

然而,在大马创新机构里的16位治理政务会成员当中,独漏了教育部长。虽然高教部长被委任为该政务会成员之一,但若没有教育部长的参与,似乎有欠完善。

创新,是企业生存之道,是国家发展之道,更是个人竞争之道。之前教育部与大马革新机构(AIM)联合推介i-THINK计划,是促使学生能够用创意思维来学习,但该计划的涵盖范围却不大。

虽然高官们在国家发展课题上高谈阔论,在执行层面,却仍旧是旧有的思维。可以看到从“一个马来西亚”口号喊起的那一天,政府推出了林林总总的大计划,可是到最后,某些计划不是半途而废,就是不了了之,看不出政府一诺千金的诚意。

政府一方面提出创新、创意,另一边厢却在政府部门内拘泥于各种过时的成规。在备受争议的国庆主题课题中,人民最反感的就是“一诺千金”这个词语。倘若政府诚心要改革,为何政府内的官僚主义、小拿破仑、单元思维等等陋习,却不见政府提出任何的治理方案。

时下世风日下,政府除了在发展国家的过程中强调创新,也要注重灌输良好的价值观给下一代。除了宗教课、道德课及公民意识课之外,教育部得研究如何在课外活动中灌输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部切莫以进入国立大专为诱饵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若从分数的角度来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学生只会感觉学习只有功利性,有没有道德仿佛不重要了。

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善于使用本身的优势,也务须改善自己的弱点。国家亦是如此。就算我国获得许多国际成就,但在治安、政府部门透明度、民主等等方面落后于人,我国想自诩为先进国,恐怕只会贻笑大方。

明乎此,政府有必要在推出了若干的革新大计后,着手解决时日已久的问题,方能逐步把国家带入先进国之列。

2012年8月5日星期日

大马研究型大学MBA

http://www.united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4015:mba&catid=42:2009-10-23-07-11-47&Itemid=72

MBA,或工商管理硕士,是时下最流行的研究所科系之一。许多人在职场打拚了几年后,纷纷报考国内或海外的MBA。本文专注点盘马来西亚研究型大学的商学院,冀望能为读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马来西亚共有五所研究型大学,即马来亚大学(马大)、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理大)、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国大)、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博大)及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工大)。在众多的商学院排名中,1994年成立于法国的欧洲权威商学院排名机构Eduniversal,最能提供大马最完整的国立大学商学院排名。

根据该网站2012年的最新大马商学院排名依序为马大(187 %)、博大(134 %)、工大(93 %)、理大(89 %)和国大(81 %)。以MBA的权威性来看,马大获得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ssociation of MBAs,简称AMBA)的认证。倘若以排名和权威性来选择大马国立大学商学院,马大能提供最佳的MBA。

依据各大学最新的学费结构,最低廉的马来西亚公民学费排名为理大(1万7千280令吉)、工大(2万1千令吉)、国大(2万2千400令吉)、马大(2万5千766令吉)及博大( 2万6千350令吉)。以生活费与学费的角度来选择,理大是最经济的MBA。

这五所大学的MBA在最后学期都要求学生交出硕士毕业论文。其中,国大有提供企业经验学习计划来代替上述论文。该项计划要求学生在为期14个星期的实习中,以每星期中4天半的时间在公司度过以及半天在校园度过。假设以坐落在国内的国内外企业学习、不想写论文为考量,国大将会是最佳选择。

各大学的课程结构大同小异,分别以主修、副修及毕业计划为主。依据最少到最多学分的MBA排名来做详细观察,工大(42学分)、理大(44学分)、博大(48学分)、国大(48学分)及马大(51学分),其中博大的主修和副修两大部分所加起来的学分最多(42学分)。设若欲获得较多的商业学术知识,博大是不错的商学院。

至于录取条件,这五所商学院要求至少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及受有关大学承认的学士学位或专业资格。全部研究型大学的MBA皆以英文授课。课程可分为全职及兼职。大部分的上课时间在晚上。以入学条件的程度来报读的话,工大最容易获得录取。

简言之,在这五个公立MBA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北马工作的朋友,理大是唯一的选择。在中马居住的朋友则比较幸运,有四所商学院供选择,即马大、国大、博大及工大。在南马生活的朋友,只能去工大修读。

本文纯粹以分享为主。要去哪一所商学院修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因人而异的。祝福每一位有志进修MBA的朋友,学有所成!

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进修乃大势所趋

http://www.united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3680:2012-08-01-11-35-02&catid=42:2009-10-23-07-11-47&Itemid=72

当今经济不景气,许多华裔虽然有申请当公仆,但仍挤入不到公务员行列。在向私人界发出许多求职信之后,虽然有一些回音,但接到的不是拒绝聘请,就是一番冷嘲热讽,显示时下若能获得铁饭碗,就是人生之福啊!

首相于今年3月宣布允许教师擢升至更高的DG54公务员级别,教育部现在会全面探讨校长及副校长津贴问题,以免教师在获准擢升至最高DG54级别,与正副校长同等级别后,导致校长与副校长无人问津的情况。

虽然报章如此报道,可是公务员真的是万无一失吗?难道可以安稳地度过一生?还是因为大选临近,才有各种津贴和薪金探讨呢?

今年差一点就能推行新的薪金制,就因为遭到大力反对,才把附有退出政策的此项新薪金制废除。就这点观察,政府有意在公共服务领域实施无铁饭碗的制度,只是政府为了选票,暂缓了这一全国性的革新政策。

环球经济已经蒙上了阴影。未来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中国,已经在境内实行公务员绩效制多年,早已逐年在各省份废除公务员终身制。中国明白,要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脱颖而出,就必须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制度,才能提升工作效率。明乎此,中国才会籍着打破铁饭碗,把表现良好的公务员擢升;把服务差劲的公仆辞退。

英国官方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第2季经济继续收缩,专业人士都失业。昔日高薪的会计师变成今日夫妇一日一餐的新闻,足以显示全球就业形势之严峻。倘若年轻的华裔公务员抱着“干好干坏干一辈子”的心态,可能最终自己被时代淘汰了,还不知道个中的原因。

英国学费连番高涨,肯德基与德蒙福特大学合作签约,明年1月起资助全职店员上大学,修读3年商业管理荣誉学位课程,边做工边读书,取得学位后有望升职任地区经理或调到总公司上班。肯德基不愧是企业泰斗,在教育费日益腾涨的年代,愿意花钱让员工进修。

在百货通膨之际,不论是在私人界工作,抑或是公务员,不难发现,身边有一些朋友,不是修读硕士学位,就是攻读博士学位。虽然文凭不代表工作能力,但他们愿意把钱花在教育,就是冀望把进修期间所学习到的东西学以致用,以便将来能够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知乎此,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管高薪或低薪,若遇到事业瓶颈,就该舍弃眼前的利益,专心致志求学,以换取将来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