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星期一

吳嘉豪:不是最窮只是甜言蜜語

伍小姐家鄉在半島,接到教育部派遣到沙巴執教時,想到父母無人照顧,猶豫不決。但政府近年大力宣傳會高度發展沙巴,才決定遠赴沙巴,以提供父母生活費。到沙巴某小鎮生活了一段日子,發覺並不如政府所言,反而在異鄉有苦難言。

最近有位領導指出,沙巴有6萬8000家庭獲得食水供應,和建築458公里公路,但有許多像伍小姐的半島人,來到沙巴居住后,才發現沙巴大部分地方食水嚴重污染,幾乎家家戶戶都裝上至少兩個食水過濾器。很多公路都坑坑洞洞,甚至有些公路年復一年政府沒派人修補。

雖然該領導說沙巴不是最窮州,但沙巴大部分地區幾乎每月都會停電幾次,加上非法移民湧入多年,導致州內治安和赤貧問題變本加厲。儘管他提到沙巴人的人均收入已趕上全國人均收入,未免難圓其說吧!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該領導應該知道領袖必須言行一致,才能獲得人民支持。雖然教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蜡炬成灰淚始干,但百善孝為先。教育部以師資不足為由,拒絕教師申請回鄉照顧父母,冒昧問該領導一句話:一個大馬的口號是什么?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96769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吳嘉豪:華文成為必考科的省思

各方憂慮華裔生棄考華文科之際,紛紛提出中國崛起,無論在升學或經商方面,學習華文乃無往不利。殊不知,這其實是功利主義作祟。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習華文后的大格局,家長不該短視眼前的現實利益,忽略了長遠培養擁有務實精神的下一代。

家長切莫單單為了孩子的“錢”途著想,而鼓勵孩子報考華文。報考華文,當我們看得透徹了,其實只是強迫學生被動學習華文的手段。為了讓孩子學習華文,家長更該自動自發學習,以身作則,以身教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下,潛移默化地自動學習華文,跳脫只是為了報考華文而學習華文的思想框框,進而將學習華文昇華為一種生活文化。

自詡為龍的傳人,就該擁有龍的思想精髓。炎黃子孫擁有至今碩果僅存的古代文明文化,這是我們的驕傲。然而,身在地球村時代,我們更該重新思考為什么學習華文,就只能鼓勵學生報考華文?就只能將華文列為必修科?為何不讓這源遠流長的語言,深深滲透我們的生活,並將之在更高境界發揚光大?

我國的華文教育面對諸多限制,確實讓許多華教工作者無奈。在華教利益不斷被侵蝕下,華社如何不與政府對立,反而需用逆向思維來和政府合作,打造語言百花齊放的社會,是正確的方向。在中國崛起趨勢下,華團未來可以在和政府聯辦的活動上,盡量增加華語的使用率,並影響其他種族將華語視為21世紀的國際語言,進而讓華教能在這片國土傳承下去。

明乎此,華社不該將學習華文局限于將華文變成必考科,反而更該在我國的政經文教層面,發揮華文無遠弗屆的影響力,這樣一來,華文教育要鐵樹開花,指日可待。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95285

吳嘉豪:莫把教師變成教書匠

眾所周知,教師的核心工作是教學。然而,當今非教學性質的文書工作,導致教師無法專注于教學。

如今,隨著教育部推行各種將學校相關的資料上載到網上,教師的文書工作量與日俱增,以致淪為教書匠,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倉促完成課程綱要。

教育部雖然為了配合網際網絡時代的趨勢而改革,但此政策只會讓時下教師處在高度壓力下執教,筆者憂慮學生不幸地成為教育部改革的犧牲品。觀乎此,讓學生被擁有教育學家思維的教師引導,成了我們這個時代勢所必然的呼喚。

由于繁忙于非教學性質的文書工作,教師已無暇反思自己的教學質量。教育部當務之急乃將文書性質的工作循序漸進地從教師的手中移交到書記。

由于目前經濟不景氣,教育部應當削減不必要的培訓,盡量讓教師擁有足夠的教學時間,並在課后省思如何像教育學家一樣來傳授知識和智慧。

時下有許多教師為了在應試制度下配合校方和家長,只著重于提升考試分數,並沒有灌輸傳統美德的價值觀。

為人師表者縱然在穿梭于各種雜務時疲于奔命,也必須提醒自己要擁有教育學家的思想格局,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創新教育理念,並實踐于教學過程當中。就算面對挫折,教師也要堅韌不拔地將自己的素質教育理念貫徹到底,以便讓莘莘學子受惠。

家長們應該摒棄升學主義,轉而支持在教育前線默默耕耘的改革型教師。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群能讓我們下一代成為分數無敵狀元的教書匠;我們需要的,是一批能改變我們孩子一生的教育學家!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95148

2012年2月16日星期四

轻弹浅唱:华校教师唱的歌·吴嘉豪

http://www.nanyang.com/node/421922?tid=490

一名高官最近指若反对党对政府作出毫无根据的指责时,教师可协助政府向民众厘清。

殊不知,教师因为他反复无常的政策而忙到焦头烂额,怎么可能“多此一举”呢?

这名高官认为,教职员不能以政治“绝缘体”自居,在政府受到反对党诋毁时,希望他们可为政府说公道话。

请问他有没有为教职员说公道话呢?其部门每年的政策推陈出新,然而多是开倒车,把学生当白老鼠,连教师也为学生叫屈。

说过的话不曾忘掉
他也谈到教育部正全面检讨整个教育系统,以最终能达国际水准。此话一出,不禁令人匪夷所思,因为他始终都是以选票为考量,在媒体面前高调宣布精英学校的斐然成绩,却逐步边缘化某种类型的学校,显然有偏颇之嫌。

华小师资的悲歌永远唱不完,增建华校面对百般借口,提出苛刻条件,以致华教团体萌生走上街头请愿的念头;“一个大马”口号最终只是口号,并未真正全面付诸实践。

也许华校教师唱的这首《太傻》,可贴切反映华社心声。

“守住你的承诺太傻,只怪自己被爱迷惑,说过的话已不重要,可是我从不曾忘掉,醉过的心哪里去找,对着茫茫空虚回忆怎么逃?”

吴嘉豪

2012年2月13日星期一

跳槽少了什么?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2/02/13/24.html

文:吴嘉豪

据报载,年轻人离职不愁工作是因为父母当后盾。这现象显示当今年轻人匮乏吃苦打拼的精神。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只要我们的人生是有远大抱负,就算没有父母的支持,亦可成大功,立大业。

业之成,志必坚,心必诚,行必果,且爱也然;后广阔无垠之。每年跳槽率均为12%令人不禁摇头叹息。倘若心中无雄心壮志,一直改换工作,只是在蹉跎岁月,并不能累积专业经验。对自身投入的事业必须坚持到底,切莫朝三暮四,见风转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长期默默耕耘,时机一到,就必须大显身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假若为了逃避问题而跳槽,但却漫无目的地骑驴找马,躲在舒适圈内,实则让自己错失了成才的机遇。世上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险。虽然冒险可能会遭遇失败,但是不冒险却只能一成不变地得过且过,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人生不在于一帆风顺;人生贵在于在荆棘满途中,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跳槽风气的盛行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在意气用事之下,还未深思熟虑就蝉过别枝,父母应该在孩子小时候指导孩子做事要有恒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就业时纵然面对不如意,也务须坚定地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别盲目跳槽,应该谋定而后动,就业后择业,到最后创业,方能破茧而出,成就自己。年轻人别把父母当后盾了,是时候自力更生,为自身谋求出路。

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想当年,学生说过的话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2/02/07/62.html

文:吴嘉豪

曾有一名部长说过国家有可能在2019年破产。目前在大选气氛浓烈下,政府大洒金钱的举动,令人担心国债会像欧债那样岌岌可危。在被发配边疆,前路茫茫,举棋不定之际,学生却说了一句话:“老师,难道您要一辈子当老师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教书生涯已经5年,回首往事,审视当下,在大学文凭不断贬值下,只有一纸学历将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执教至今,发现时下的知识更新的速度一日千里,有时还真印证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

当学生抛出如此震撼的上述那句话,不禁使人感到无远虑,必有近忧。环顾全球教育形势,当今教育学士的学历已经开始让老师有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现今有许多老师都未雨绸缪,以各种方式修读硕士学位,以防被时势淘汰。

由于经济压力,大部分老师都是以兼职或靠政府资助的方式下完成学位。环顾四周,很少有人愿意辞掉铁饭碗,静心修读硕士学位。然而,在硕士学位录取年轻化的趋势下,尤其是欲突破当前困境的年轻人,应当孤注一掷,自动打破铁饭碗,全职进修硕士学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算将大学毕业工作几年所赚的工资千金散尽,年轻人务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学以致用,回馈社会。世事无绝对,也许读完硕士学位后会失业,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定就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